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翠微小學 黃 靜
相比于精確計算不同,估算的核心是估算出大概的結果,用以解決生活當中的常見問題。對小學生開展估算教學,既是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一種啟發,也是其發散思維形成的重要方式。但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估算教學的實際情況,效果不夠理想。為解決這一問題,則需要制訂可行的教學策略,結合實際的估算教學案例,為小學生估算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小學生正處于數學啟蒙教育階段,對數學的認知還并不全面,對于一些生活當中所遇到的知識內容,使用估算的方法則可以去解決。這就需要小學數學的估算教學發揮作用,從估算教學的價值著手,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培養學生數感。數感并非小學生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后天的培養來實現。數感的核心,強調的是自身對數字的敏感程度,敏感程度高,則更愿意通過估算來解決實際問題。兩者相輔相成,估算教學也能夠達到培養學生數感的目標。其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生活中處處包含著數學知識,估算教學的具體實踐,使得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培養,能夠通過估算的教學,使得學生的發散思維得以養成。對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都能夠使用估算的方法去嘗試解決,久而久之,對自我發散思維的養成將產生積極影響。其三,激活學習興趣。受制于小學學科特殊性的影響,小學生很難主動地融入其中。估算教學內容多元,所采取的方法相比于精準計算更靈活,趣味性更強,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
估算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學框架和教學內容的制約,不僅僅局限于課本與教案,而是要在一個創新的環境中為估算教學的效果最大化提供便捷條件。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征,摸索生活化的實踐方向,創設生活情境,對估算教學的具體實踐將產生積極的影響。以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為核心,以生活中遇到的數學知識為素材,使得估算教學更有效。例如,教師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即:學校組織春游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共有五個班級,學生人數分別為35人、37人、35人、30人、36人,每輛大巴車能夠坐60人,共需要幾輛車?這種類似于聯系生活實際的內容,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更高,且可以通過估算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當然,情境創設的過程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種資源的整合應用,但最終目的都是營造一個便于小學生接受的估算教學情境,能夠從中受益,使得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估算的價值,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理念下,學生都處于一種被動的局面之下,在教師的安排框架下開展教學實踐。但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逐漸得到重視。自主探究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我發展,通過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實際問題。而合作交流則是想要借助集體的力量,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標。在開展估算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構建一個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教學的環境。教師在提出估算問題之后,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由于估算方法較為多元,學生擅長和愿意采用的估算方式有所不同。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中能夠至少掌握一種估算方法,而合作交流的環境下,則能夠將自己所掌握的內容與同伴分享,從而掌握更多的估算方法,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估算能力。這種方式在小學階段的運用,效果良好,將對學生的綜合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估算方法是想要用來去解決實際問題的,其本身呈現出多樣化和不確定性的特征。在開展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需要掌握每一種估算教學的方法,從而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去做出選擇,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前,可以被應用到數學教學當中的方法較為多元,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備較強吸引力的教學內容,達到教學方法創新的目標。如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穿插一些隨機的估算問題,既能夠實現課堂的有效調節,也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時刻保持一種專注的狀態,既能夠在競爭中感受到估算的魅力,也能夠使得估算能力得到鍛煉。形式多樣的教學創新,對于學生而言十分關鍵和必要。
首先,教師確定估算內容,即購物小票的估算。超市購物是每一個小學生經常做的一件事,購物小票當中的金額通過估算則可以得出,驗證金額是否正確。教師選擇該內容,能夠使得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參與積極性更強。
其次,使用多媒體設備公布超市購物清單,讓學生估算所花費的金額。如牛奶一袋3.5元、方便面兩桶8元、薯片6元、火腿腸2元、水3元、冰淇淋9元。學生需要自主完成估算,并確定金額。而后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交流所采用的估算方法,達到組內提升的目標。
最后,鞏固練習。對于這種問題,學生參與到估算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也能夠得出估算結果。鞏固練習的方式,既要以課后的練習內容為主,還需要去布置一些生活當中的估算小任務。如在回到家之后,根據購物小票進行估算,并明確所采用的估算方法,第二天在課堂之上要進行闡述,說明自己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采用的估算方法。鞏固練習階段,學生采取不同的估算方法,所展現出的估算效果明顯,能夠將估算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當中,符合估算教學的核心要求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