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棗陽市王城鎮中學 文中菊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與整個社會發展需求相匹配的重要修養,是個人綜合能力水平的一種具體體現。它著重放大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方式是否科學的問題,而并非僅僅觀察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一個不僅對初中階段的學習有重要意義,甚至對學生的終身學習都有很大影響的重要修養。隨著教育環境的不斷變革,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案也應該與時俱進,更符合課堂教學以及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
現階段初中的課堂上,一些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授課模式,大部分的授課時間和授課重點都是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即使有意引起課堂模式改革,也是在考試效果的壓力下進行的一種換湯不換藥的淺表層面的改變。學科的核心素質培養在整個課堂上被邊緣化。這種更重視知識傳授效果的傳統模式既不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也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更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除此以外,在習題練習的過程中,部分中學教師還喜歡采用大量同一題型練習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這種做法不僅會使學生了解知識的熱情和興趣下降,還會在長期的單一習題練習中降低發散思維綜合思考的意識,不利于核心素養的培養。中學是知識與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初中學生在這一時期表現出了良好的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因此對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時間進行探索,研究和解決當前出現的主要矛盾,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影響。
動手操作和實踐是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式,在動手完成各項數學任務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初中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完成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例如,在《軸對稱》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在解釋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之后讓學生嘗試畫出所能想到的軸對稱圖形,并指出某些圖形不屬于軸對稱的原因,加深學生的認識。此外,還可以逐漸將問題向“什么樣的三角形屬于軸對稱圖形”方面引導,進而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內容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從圖形中進一步抽象出相關三角形的數學學科概念,從而為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提供了相應的基礎性條件。
解決數學問題是數學學習的主要目標,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的邏輯推理能力的有效途徑,提高問題設置的巧妙性和趣味性,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活躍程度,有效調動課堂氛圍。例如,在《反比例函數》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設置問題“生活中有哪些相關的反比例關系?”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舉例,并對舉例的結果進行分析,構建反比例函數,比如構建關于汽車行駛時間與耗油量的反比例函數。這樣將實際生活中的案例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能夠讓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意識,自覺主動地運用有條理、有邏輯的數學法則來分析生活中的現象,達到培育核心素養的目的。
教師的教學方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此同時,學生的反饋意見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的改進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因此,教學評價作為教師反饋意見的一個具體體現,是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交流的中心環節。學生在進行自我學習和反思的過程中,應該將自身不足的方面與教師給出的改進意見相結合,思考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改進的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和學習方法。例如,在數學測試結束之后,或教師在批改作業之后,應該在不揭示正確答案的前提下,在錯題的旁邊寫下正確的解題思路,給學生一個解決錯誤的方向,幫助學生產生更好地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測評,例如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數學錯題庫,記錄自己的錯題以及當時做錯的原因來直觀了解自己的思維進步過程,逐漸形成數學學科素養。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它的生長過程中我們不能急功近利,生硬地給學生直接灌輸相關的理念,而是應該研究和解決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真正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研究和解決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問題設置、反饋活動等層面轉變教學活動的主體,進而實現教學方式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