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小學校 李冀東
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經過了前三年的數學學習,其思維意識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學習也找到了一定的方法,但盡管有了方法,也并不意味著學生就能學好數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很強的學科,這也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喪失學習興趣。那么若能營造出趣味性的數學課堂,讓學生會學、愛學、樂學,更有益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創設良好的課堂場景是充分運用了情境教學法,在教學實際當中,教師通過針對性引入特定的場景或者是具體的形象來與學生達到共鳴,這些或是他們親身經歷的或是曾經看到過的,非常有益于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一來,因為學生的內心情感得到了激發,所以教師獲得的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們展示一些在他們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看到平行四邊形,像是伸縮門、升降機等。在看完這些圖片之后,讓學生們再自己想一想,在生活當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圖形呢?這樣學生們通過思考,會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數學思維隨著教師的思路來一步步的發展,不僅會因為聯系了生活實際,而使學生們感到興趣盎然,而且也加深了其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教師也可以以實物模型的教學方法來增強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比如在學習角的度量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三角板或者制作可以釘在一起的旋轉的硬紙條,借助這種實物模型、手工制作的工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的熱情。
良性競賽的引入不僅會使課堂充滿趣味性,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競賽形式作為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在競賽環境下,學生們更易打開自己的大腦思維、培養自己主動思考的能力,同時還能加強和教師的互動,這樣一來,不知不覺間學生們就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致。
例如在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運算時,為了使枯燥的學習更有趣味,也為了提高學生解題的精準性,教師便可以通過開展小組競賽:以每個小組為單位,分別發放一張計算題試卷,小組每人做一道題,以接龍的方式把所有題目做完,比比看哪一個小組首先完成試卷,哪一個小組完成解題的準確度更高,評選出最終的獲勝組。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比賽之后,對速度又快、解題準確率又高的小組予以一定獎勵。
小學數學教學短短的40分鐘之內,既要學習新知識,又要鞏固舊知識,還要保證學生與教師的充分溝通與交流,這樣看來教學任務是相當繁重的,那么如果40分鐘都是枯燥地度過,更是無法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善于運用適當的游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把那些枯燥、會讓學生昏昏欲睡的數學知識都融入游戲活動當中,通過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來承載數學知識,將形象、直觀且富有趣味性的數學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把那些抽象、難懂的數學規律和數學概念,都變成是趣味性小游戲當中的內容。那么這樣一來,數學課堂的學習過程就變成了游戲的過程,自然而然地,學生學習興趣也會被激發、學習積極性被調動,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角的分類相關知識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各種角的性質、概念,鞏固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所學,教師可以創設“讓角回家”等游戲,在游戲過程當中,引導并啟發學生去尋找這些角各自的屬性,將一類歸納在一起,這樣的游戲活動設計,能為學生們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使他們在極富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快速、高效地掌握學習重點。
又如,在教學“三角形穩定性”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些小木條、小釘子,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們進行分組游戲,讓幾組小學生用3根小木條釘成一個三角形的木架,另外幾組小學生用四、五根小木條釘成四邊形或者是五邊形木架,通過扭動,說一說自己的游戲感受。學生們自己又釘、又扭,忙得不亦樂乎,由此得到結論:四邊形、五邊形等木架扭一扭都會發生改變,但三角形并不會,由此引出三角形穩定性的教學主題。
小組互助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夠保持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帶動成績較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大家的共同成長和進步,而且也有利于解決學生之間存在的一些問題,有的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是羞于向教師開口的,這時如果有成績較好學生的幫助,他們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另外,通過小組互助學習模式,更易于加深學生之間的感情,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上更積極地去討論、辯論,這樣一來,課堂氛圍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因為互相幫助,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高漲,教師教學也會更為放松、效果更好。這樣充滿趣味性的學習方法,更能幫助教師把控教學質量,使小學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不再像低年級的學生一樣難以管教,他們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學習自主性,而且學習興致也很高,如果在此基礎上再能讓數學教學變得更富趣味,就一定能讓學生愛上數學學習、提高數學學習成績。其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以上我們只是例舉幾點供以參考借鑒,更多方法有待于我們去發現、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