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曦
(重慶文化藝術職業學院,重慶400000)
建筑工程投資大,周期長,建筑工程活動不僅受到業主理念、決策設計、構建、組織的支配,還要施工中合理配置各種資源,包括人力、材料、機具、資金、環境和信息等要素;且必須本著投入最小,回報最大的原則,充分發揮建設過程中各生產要素的最大作用。因此,必須在正確的管理理念指導下,對建筑工程施工進行決策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即進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2016年,我國建筑業產值超過19 萬億元;2017年,建筑業產值突破21 萬億元。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建筑業大國[1]。所以,優化、創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經濟價值。
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仍舊沿用勞動力密集型模式,在施工中大量使用廉價的農民工。他們基本上只接受過初中義務教育(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甚至只有小學學歷),文化程度低,素質差,擅長重體力勞動,能吃苦,不怕臟、不怕累,但他們無法勝任標準化、規范化建筑施工,他們的綜合能力差,缺乏質量控制意識,也沒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他們每天工作的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天天重復著相同的澆筑、綁扎、振搗,而不思運用新的施工工藝與施工技術,誤操作、低水平操作屢見不鮮。
在日本、美國,建筑業采用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看不到揚塵、泥漿、渣土。而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環境惡劣,泥漿橫流、渣土遍地、灰塵滿天,科學化的現場管理基本上為零。在場的施工管理人員,看似能吃苦,敢流汗,不怕臟、不怕累,不怕危險,實際上是從非技術工、非熟練工崗位上臨時調來兼職的農民工,他們聽話,但他們基本上沒有接受過施工管理的系統培訓,缺乏管理技術與理論知識,無法實施有效、規范的施工管理。因此施工現場上偷工減料、磨洋工、偷懶已經見怪不怪。而且,當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從本質上來看是一種粗放式管理,只求趕工期,卻在施工中造成人力、物力、財力、能源、資源的大量浪費,制造大量建筑垃圾,卻不能保證建筑質量與建筑壽命?!獡y計,我國每年建筑施工要消耗20 億立方米混凝土,10 億噸水,產生24 億噸建筑垃圾,而我國建筑的平均壽命只有30年[2]。
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很難找到信息化技術設備;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一線施工實施人員無法直接與工程師進行及時的溝通、聯系,而工程師趕到現場又要耗費大量時間?!鴩饨ㄖ┕ぴ缫岩隑IM技術,工程師可以實時采集現場數據,并根據數據隨時進行設計修正,動態指導工人施工。
粗放式管理責、權、利不分,在生產、施工、經營的各個環節上找不到具體負責人,在管理中不講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不注意控制成本,不注意提高管理效率,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極大的浪費。
有鑒于此,1950年代日本企業提出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與粗放式管理不同,精細化管理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分解、細化,落實到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上,并將每一個環節的管理責任明確化、確定化到具體個人頭上,充分落實每一位管理者的權力,并要求每一位管理者都盡職盡責,每天隨時檢查、發現、處理、解決自己環節上的問題?!獙嶋H上,這就是一種全過程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業開始前,必須認真、全面地勘察現場,掌握第一手數據,同時認真搜集、研究市場上原材料價格、勞動力價格與機械設備價格,選擇適宜的施工技術、施工工藝與施工設備,制定性價比最高的施工方案,合理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然后進行責任分工,要由專人負責采購材料、運輸、管理設備與財務;由專人負責現場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質量管理、施工進度管理。施工方案必須具有一定的彈性,以應對各種突發變化。在材料采購上,必須通過價值工程法,選購性能相同價格低廉的材料,同時,必須對采購的材料反復進行質量檢測(目前建筑材料市場上亂象叢生,不得不出此下策);簽訂材料采購合同時,務必要求供應商承擔責任;在材料的保存環節上,嚴禁無序堆放、露天堆放。精細化管理同時也是一種人性化管理,精細化管理不僅要管物,還要管人,而且精細化管理認為:人力資源才是最可寶貴的。——因此,在施工準備階段,必須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讓他們掌握先進的施工工藝與施工技術(日本建筑業工人都擁有高中以上學歷,進公司后還要接受3年職業培訓);同時,還要了解他們過去在施工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在施工現場,必須嚴格劃分作業區域,作業道路,嚴禁人員隨意走動(日本的建筑施工現場都畫有紅線,任何人員都不允許逾越紅線之外),要保證施工現場的成品、半成品、原料、機械設備、工具各歸其位,各有所屬,井井有條,嚴禁亂堆亂放[5];所有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必須先分類,再集中封閉,最后在每天晚上運走。施工人員每天都必須能洗上熱水澡,每天施工時間不允許超過8 小時。在可能的情況下,施工企業應該在施工階段運用BIM技術。——運用BIM 技術進行施工管理,可以精確計算出每一天的工程量,再將工作量落實到每一個施工班級甚至每一名具體工人的頭上,保證施工有節奏進行;運用BIM 技術,還可以讓工程師實時觀察、掌握現場情況,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運用BIM 技術,施工人員還可以及時發現圖紙設計上的缺陷,指出設計師的錯誤,要求設計師解決。
目前,國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很低,專業化、科學化程度不強,甚至存在著季節性、臨時性、流動性的特點。我們必須改革粗放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推廣精細化管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助力中國建筑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