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第四十二中學 蔣勁松
下面主要探討幾點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初中數學涵蓋了很多知識點,函數與幾何、統計與概率、集數與代數等,綜合性較強,每個知識點都有很強的內在邏輯的聯系。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立足全局精準把握不同知識點的內在邏輯關系,讓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同知識的邏輯關系,幫助他們構建更加完善的數學知識系統,逐步強化他們的數學邏輯思維。在學習數學時,老師要把數學知識和社會需求相結合,為學生制定更有益學生終身發展的學習方案。數學老師除了注意學生的知識獲取,更要注意學生的文化取向,老師的職責除了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提高對周圍各種事物的理解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剛開始教學生新課程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看數學課本的目錄,讓學生首先要有全局觀,明白我們這學期都要學習哪些內容和知識,讓學生有全局意識。在學習過程中,老師也要時不時地返回來,和學生一起看數學課本的目錄,看看都學了哪些內容,在以后的整體復習中,讓學生可以簡單通過回憶目錄,腦子里有個大概的知識點布局。老師有意識地進行一些習慣引導,恰恰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統籌方法和布局,自主學習能力等,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非常有幫助。
傳統的數學教學,很多老師上課往往都是直奔主題,沒有注重數學知識的導入。要想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就要注意班里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就像一個學生的幾科成績一樣,學習好的科目進步空間比學習差的科目來說相對較小,提高學生學習差的科目更容易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為進步空間很大。相對班級里面的學生也一樣,學習好的同學明顯沒有學習差的學生進步空間大,老師要有意識地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可以更好地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在數學知識導入之前,老師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要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數學,愿意去學習。
老師要利用好課堂前的導入時間,比如可以講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利用一些實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可以自然而然地將本節課的主題引出來,豐富了教學資源,也可以全面落實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老師要關注教學內容,更要關注教學策略,可以通過課上有效提問或者課下與個別同學談心交流的方式,讓學生養成課前自主預習的習慣,讓學生掌握一個好的學習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的良好結合。
數學思維是數學學科的靈魂,學生獲取數學知識不應該是一個空殼,不能只為了應付考試,這樣的學習是不完整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方向和目標,突出核心素養的引導,不能僅僅用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標準,要將培養學生的核心思維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要讓課堂變得靈動起來,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和能力,還非常有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給學生提問題的時候,有意識地促使學生去獨立思考,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并且要注意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將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生活實際問題,在提高成績的同時也發展了自己。
在實際教學中,數學老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要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還要注重數學新知的延伸,讓問題情境更具有探究性、引導性和啟發性。老師作為數學知識的依托,要凸顯數學思維的細節和深刻,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數學核心素養落到實處。
很多數學老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不能讓學生高效吸收知識。老師要樹立正確的數學教學觀念,要注重培養學生基礎知識的應用水平,要把數學的應用真正地融合到生活實際中,老師要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素養和知識水平,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到數學的奧妙和便捷。比如,在講解幾何三角形證明題時,老師一般是告訴學生定義和解題的方法,讓學生去一遍又一遍地刷題,讓他們熟練掌握幾何證明的方法。老師要有正確的教學觀念,還會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發現和應用幾何,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挖掘數學,而不是單一的課本與試卷。
班里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有一定的差異性,雖然倡導老師要一視同仁,可是如果用一種教學方法和態度對待班里所有的同學,就不一定合理了。老師要開展個性化的指導,對每一類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重視和尊重,激活學生的感恩之心。很多老師喜歡在學生身上挑毛病,這對于解決問題并沒有太大的成效,如果老師可以在自身找到不足,加以改變,用更到位的方法和愛心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可以頓悟到學習的重要性和樂趣,可以促進學生更健康地成長。比如對于一些排名靠后的學生,老師應該更加重視,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是放棄,要更加用心與愛去交流,挖掘出學生的過人之處,增強他的自信,提高數學學習興趣,也正好可以提升老師對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力。
總之,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懂得合理引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等。老師要對每個學生的狀況進行總結與分析,從多個角度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優良,讓學生時刻保持自信。除了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之外,還要關注眾多隱性的優質因素,比如學生的學習習慣、專注度、思維等,及時有效地進行彌補和完善,從而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使得學生的發展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