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太華小學 姜道軍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真正的人。真正的人至少應具有這樣幾種能力: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內心感受,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判斷是與非,從而決定自己怎樣生活,怎樣做人。交流在教學中能夠使人討論、分享、收獲不一樣的成果。尤其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交流,老師與學生的交流,通過語言、動作和眼神去傾聽、感受和表達 ,在交流中總結、收獲、突破固有的思想意識。在交流中老師和學生感受到同樣的平等和尊重,促進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大都不愿開放課堂,不愿意讓學生參與交流,或教學信息傳遞呈單向反饋,交流渠道狹窄,或交流內容浮于表面,不夠深入的現象比比皆是??梢詮南旅嫠膫€方面做起:
交流意識對學生在交流中的心理活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交流是否能順利完成。
1.提高認識
教師要注重設疑激趣,設置精致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交流意識。要讓學生認識到:無論是知識的獲取,還是數學問題的解決,不同的角度可能產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合作交流,相互激發,才能起到揚長補短的作用,讓學習變得高效。
2.規范語言
在家長的口中,我們經常聽到“我的孩子只聽老師的,家長的話不聽”,孩子也經常會說:“老師是這樣講的!”在孩子的內心肯定是崇拜老師的,他會模仿老師的言行?;谶@一點,老師平時數學語言一定要規范,表達要準確、科學、簡潔,對孩子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3.積極評價
“你的想法真棒、你說得真好、老師要給你點贊……”老師的一句表揚可能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師要適時、大膽地對孩子做出積極評價。在交流過程中針對學生的交流狀況,及時給予肯定,同時組內交流與組間交流有機結合,能促成學生對交流活動的積極響應。
4.成功體驗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沒有體驗過成功的喜悅直接影響孩子學習的動力和孩子一生的情感發展”。所以在交流時,老師要創造條件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的體驗,一定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交流的意識。
學生在數學交流學習活動中充當著“傾聽者”和“表述者”兩個角色,并且這兩個角色是不斷進行轉換的。“傾聽者”要集中注意他人表達的信息,并進行自我理解、權衡評價,主動地選擇、組織、加工信息?!氨硎稣摺币矣?、善于運用規范、準確、明了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并努力在與他人交流的基礎上加以突破,并能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
1.善于傾聽
聽,是我們接受信息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傾聽是指憑助聽覺器官接受言語信息,進而通過思維活動達到認知、理解的全過程。善于傾聽是要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判斷,有自己的見解。所以有專心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才能給表達積累素材。
2.敢于表達
表達是將思維所得的成果用語言、語音、語調、表情、行為等方式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會表達,首先要讓學生敢“說”,學會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并且說話時聲音響亮,條理清晰,語句完整、精煉且重點突出。會傾聽,能表達是交流的基本要素。
3.適時轉化
“善于傾聽”和“敢于表達”是相輔相成的。在交流活動中,不能只扮演一種角色。要將“聽”與“說”有機結合起來,適時地轉換自己的交流角色,在不同的角色轉換中提高自己交流的能力,提升交流的質量。有所傾聽才能有所表達,才能對知識有深一層次的理解。
為學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機會和途徑,促成課堂教學中多種交流方式——與書本交流、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順利開展。
1.與書本交流
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設計自學環節,明確自學目的,使學生能夠借助課本和相關資料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加強對學生閱讀課本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自己讀書解決問題,掌握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生生交流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交流。在小組合作交流前,明確組內任務、交流主題,組長負責組織交流活動,進行交流歸納,做好集體匯報的準備。在這個過程中,小組成員相互交流,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促成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3.師生交流
在師生交流中,教師要用心聽取學生的匯報,捕捉學生語言信息中閃光點,引導學生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幫助學生突出知識的重點,完成知識的歸納。教師的評價既要關注小組,也要關注個體,使小組合作學習真正有效,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真正受益、提高。
課堂上交流活動的開展需要創設良好的交流環境。交流環境指硬環境和軟環境。硬環境包括教室空間、課堂形式、小組設置等;軟環境包括心理氛圍、交流氛圍等。教室要在可能的情況下,積極創設良好的交流環境。
數學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驅動力,有利于學習主體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 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有利于數學信息的及時反饋,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數學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