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惠和初級中學 黃海燕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對學生提出問題,一方面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科學合理的提問可以突出教學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白本節課學習的主要任務,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初中教師也認識到課堂提問對學生學習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嘗試運用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運用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定問題,總結出來幾點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效果的具體措施。
大部分初中教師課堂教學中仍保留傳統教育教學以教師為主體的思想觀念,在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違背新課程改革學生觀。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自身為主體,為保證課堂教學符合自身教學設計,在提問過程中往往沒有考慮學生學習發展特點,單純地引導學生依自己的思路回答問題,一旦學生的回答偏離了教學設計安排,教師會不理睬或直接喊停,這樣的行為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沒有體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藝術。
教師課堂教學中運用提問教學方式,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學習。但一些教師沒有真正理解初中數學課堂運用提問教學方式的核心,在課堂教學中盲目運用提問方式設計問題,導致問題單一、乏味,既不能合理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又影響課堂教學結構,最后事倍功半。
教師要保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效果,就要設計合理的提問環節,保證課堂提問突出課堂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要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這也是課堂提問的重點內容,現階段初中數學課堂運用提問教學方式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老師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不足,大部分教師為了保證教學進度,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后,只給學生很短一部分時間進行思考,然后就找學生進行解答或直接公布問題答案,影響提問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運用課堂提問時,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提問效果的提升有重大幫助,要保證課堂教學提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首先教師自身就要注意控制情緒,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問題中,然后進行提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情感,達到情感傳遞,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回答問題。例如在講解《兩條直線相交》這一問題時,教師在提問前可以先用剪刀剪布這一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好奇心,然后進行提問,讓同學們說一說:“教師用剪刀剪布的過程中,剪刀開口的角是怎樣變化的呢?用手握著的把手之間的角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如果把剪刀看成兩條相交線,那么兩條交線之間的角是怎樣變化的?”引發學生思考剪刀的變化過程,學生大腦中會形成教師用剪刀剪布的畫面,然后根據教師提問主動思考,這種提問方式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的思考中,還能完成課堂導入,加快課堂教學進度。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的方式突出重難點,建構學生自身知識與所學知識之間的矛盾,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探究,解決自身知識沖突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方式的運用效果。通過提問教學方式對課堂重難點的學習,也是提問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根本目的。例如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過程中,教學重難點是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含義,教師就可以運用雞兔同籠的問題進行提問:“像這樣的問題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來解答嗎?”學生會根據教師提問設x,y,然后根據題意,列出2個算式,教師繼續提問“這樣的方程我們叫什么呢,還能叫二元一次方程嗎?”不斷引導啟發學生,說出本節課教學重點內容二元一次方程組。繼續采用對比提問法,向學生提問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之間有哪些區別,通過學生的回答總結,最后完成本節課的學習,通過提問層層遞進,完成教學內容的同時,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地位,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
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提問過程,還要重視問題的解答,有問有答才是好的課堂提問結構。首先,要求教師設計問題時要充分了解學生,設計問題的難度、內容與學生息息相關。保證提問符合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為不同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讓提問教學方式面向全體學生;其次,教師還要注意提問語氣,教師語速不能過快,也不要過于嚴肅,盡量表現得親切、自然,讓學生容易接受;最后,提出問題后要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保證學生發散思維,允許學生出現教學設計以外的解答,盡量采用表揚式評價方法,讓學生逐漸適應提問教學方式,發揮提問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課堂提問教學是一門藝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運用課堂提問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闡述了幾點促進提問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具體方法措施,希望可以為從事相關教育教學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