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昌樂一中 石立坤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普及,高中數學教學的內容和目標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以提升學生的數學興趣和實際應用能力為基礎,廣大高中數學教師探索出了很多的有效教學方法,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生成提供了很大的空間。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要依靠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是單純的計算能力的提升和知識點的記憶。
1.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新課標明確提出了核心素養的形成要依賴于學生的內在驅動力的發揮。因此,教師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主人公意識。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的目的是提升學生將數學知識實際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能力。因此,在培養的過程中也要與目標有效的結合,教師要積極地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在實際鍛煉中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水平。
3.因材施教的原則
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每個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一定要認真總結教學經驗,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內在潛能,有針對性地提升個體施教方案,使每個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都能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提升,實現公平教育。
4.科學性的原則
高中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并且數學屬于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大的挫折和困難。因此,我們一定要用科學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對學生開展教學,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在科學的環境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水平。
1.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良好的思維習慣是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實際應用能力的基礎,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基礎,多方面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數學思考能力。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摒棄就事論事的觀念,以教學內容為中心進行多層次的擴散,促使學生發揮知識遷移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開放性思考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學習“解三角形”這一節內容時,我首先讓學生回憶初中時期數學教學內容中的有關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將學習過的關鍵的知識點,如三角形的種類、各種三角形的特性等列出來,并動手畫一畫。接著,我再引入今天的教學內容——解三角形。這樣做不僅能鞏固學生以前學到過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打開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認識到初高中學到的數學知識是層層遞進的,使學生在以后的知識學習中形成先回憶以前的知識的良好思維習慣,從而形成開放性的思維,為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
2.營造良好的數學文化氛圍
一直以來,由于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們的教學都忽視了數學文化的滲透,學生的目光也被限制在了解題上,給數學核心素養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數學文化的滲透不僅能提升學生對數學思想和數學知識的認識,還能夠使學生形成開闊的眼界,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高中數學教師要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基礎展開教學,在課堂上適當地融入數學文化知識,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和現實意義。
比如,針對人教B 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的“閱讀與欣賞:對數的發明”的內容,我沒有忽視這一節內容對教學的意義,在課前利用網絡找到了與之相關的解說視頻,向學生細致而簡練地講述了蘇格蘭數學家納皮爾在研究天文學的過程中發明了對數的故事,引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索興趣,之后我還鼓勵學生自主搜集與對數相關的數學小故事,分享出來。這樣,通過數學文化的滲透,有效地拉近了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實現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3.采用積極全面的教學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重要教學形式。高中數學課程由于其本身較高的邏輯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因此,教師更應當應用好教學評價這一關鍵的教學環節,用積極全面的評價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注重語言的藝術感,以激勵學生為主,如針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要多使用“分工明確”“組內氛圍融洽”“解決各個問題的時間把握得很合理”等使學生了解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在針對學生個人時要多使用“表達很精準”“考慮問題很全面”“邏輯性很強”等使學生發現自身的優點。這樣,通過對學生或者小組的素養進行積極的評價,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的主動性會更強,進而在主動的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4.布置開放的課后作業
長期以來,課后作業的功能都被限制在檢驗學生課上學習情況和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上,卻忽視了課后作業的內在價值。開放性的課后作業不僅能夠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到過的知識,還能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內在驅動力,使學生不自覺地沉浸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的豐富內涵和作用,繼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比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這一節內容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課后作業:以自己的家庭為目標,對家中的事物進行幾何方面的分類,總結好,制作一份簡單的報告,并且提出問題:“你認為將這些形狀替換成其他的還合適嗎?為什么?”這樣,通過開放性很強的課后作業的布置,學生完成的興趣和主動性會大大提升,繼而提升作業完成的效率。并且這類開放性的作業并沒有固定的答案,學生能夠充分地發揮自身的想法,給予了學生很大的思考空間,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5.開展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
數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必須依賴于學生的實踐操作,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在活躍的實踐氛圍中感受數學知識的豐富魅力和實際用途。因此,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注重積極開展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使學生的手、腦、口得到同步的鍛煉。
比如,為了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我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舉辦了一場“幾何創意比賽”。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自由組合,然后結合自身學到過的幾何方面的知識,通過思考、探討共同設計出一個幾何作品出來。我還為學生提供了各種顏色的畫筆,從而使學生的創作更加豐富、具有靈性。在學生創作完之后,我再以投票的方式選出學生認為的最優秀的作品,對學生進行激勵和鼓勵。這樣,通過這種實踐活動的展開,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并且激發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有很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要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首先需要教師放平心態,去除功利心理,以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綜合發展為目的,結合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和新課標的教育思想,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計劃。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教師要積極總結教學經驗,用科學的方法有序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