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楊林中心學校 徐學兵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基本的數學思維,為下一階段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比較少,很多學生對教師存在著畏懼心理,影響了教師與學生的良性溝通。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師生、生生互動,從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站在教學的主導位置上,缺乏對學生的關注,也沒有在課堂上形成與學生的良性互動,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沒能夠與教師形成情感上、思想上的聯系。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拉近師生距離,使師生在良好的氛圍下進行互動,引導學生沉浸在數學世界中,感受數學的樂趣。
例如,在學習《6~10 的認識和加減法》的時候,我為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以“參觀動物園”為主題,與學生在共同參觀動物園的生活場景里,尋找其中的數學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向學生提問:“我們想象一下,前面有一個長頸鹿館,我們看到左邊有5 只長頸鹿,右邊有3 只長頸鹿,一共有多少只長頸鹿呢?”學生回答:“8 只。”我又向學生提問:“我們又一起來到了獅子館,看到獅子館里一共有9 只動物,仔細一看,有4 頭是公獅子,那么母獅子有幾只呢?”學生回答:“5 只?!痹谶@個過程中,學生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仿佛與我一起來到了動物園中,沉浸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與教師增強了溝通和交流,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升。
互動教學模式,不僅僅將教師作為教學中的組成部分,更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從而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發揮,能夠主動在學習中進行思考,從而實現思維素質的提升。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發展,從自己的認知角度進行思考。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一)》的時候,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平常是不是喜歡剪紙,喜歡剪什么圖形。有的學生說,自己在過年的時候經常跟家長一起剪紙,一般是將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折、再對折,可以剪出非常均勻的圖案。我在PPT 上為學生展示了幾張圖片,讓學生通過圖片來分析這些剪紙圖案在展開之后會是什么圖案。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圖案的運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夠實現對數學知識舉一反三的應用,達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甚至有很多學生能夠主動提出新問題,讓學生和教師從新的角度出發去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得出新的結論,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開發。通過在教學中給予學生空間,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主思考的重要性,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習慣,使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互動教學模式并不僅僅限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也包括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樣能夠產生更好的效果。為了合作探究的進一步開展,教師可以給學生實施分層教學,讓學生根據學習情況、數學基礎的不同,而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討論中體驗收獲和成功。
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一)》的時候,我讓學生四個人結成一個小組,讓大家對自己回家的路線進行闡述,并分析自己的家在學校的哪個方位,小組成員之間的家有什么樣的位置和距離關系。很多學生對位置與方向有了初步的概念,但是在應用上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通過小組討論,能夠讓學生將理論學習投入到應用當中,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討論的過程中,氛圍非常熱烈,學生紛紛向同學溝通自己的家庭位置,并且與同學開展了激烈的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我穿插在學生中間,對學生的討論效果進行判斷,并及時解決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學生發現,在討論過程中,能夠以更好的方式理解位置與方向的相關內容,對數學問題產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從而實現學習效果的提升。通過使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室中充滿了積極的互動氛圍,使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增強,從而實現數學學習能力的綜合性發展。
總之,雖然我國很多數學教師還不能熟練運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但經過反復操作,必定能夠有效實現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只要小學數學教師改變傳統思想,創設豐富的數學情境,充分運用互動交流的方法,就能夠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