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音樂課中,如何喚起學生的求知興趣,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在學習中體驗到求知的滿足感、成功的愉悅感,使學生在真正的在愉快、輕松地音樂課堂氛圍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這是當今實施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針對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我談一談自己的切身體會:
在歌曲教學前,進行簡短的發聲練習,是培養學生運用自然良好的嗓音進行發聲的重要途徑,是唱好歌曲的前提。
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發聲器官尚未經過訓練,因此要采用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訓練。他們思想單純,幼小的心靈很有愛心,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是對小雞、小狗等動物更是關懷備至。根據這一特點,我運用了這樣一條發聲練習曲。
學習前,我用投影出示小雞的圖片,引起學生對小雞的興趣,再問學生小雞是怎么叫的?學生回答;"嘰嘰嘰","那我們就一起學學小雞叫"這樣就自然地把學生引發到發聲練習的教學中來了。
練唱時,要求學生輕唱。有的學生為了表現自己,唱得聲音很大。于是,我就說;"同學們唱得這么響,小雞會被你們嚇跑的。"學生們馬上用輕柔、舒緩的聲音練唱,真怕小雞被嚇跑了似的。這樣在練唱過程中通過了聲音的變化、力度的變化以及速度的變化等,使學生饒有興趣的完成了這一發聲練習。
旋律短句是最常用的練聲形式,可以訓練呼吸、發聲、咬字、吐字等技巧,還有助于提高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記憶能力。在教學時,為了唱好韻母"i""a"我編成以下旋律短句來練習,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
學生在自己熟悉的語言、兒歌中訓練,并且通過移調的訓練,不但增加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在愉快的學習活動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總之,簡單、多變的發聲練習,從多角度挖掘孩子們喜歡的、樂于接受的形式,可以輕松、愉快地表達到練聲的目的。
一年級的小學生識字量少,讓他們一本正經地看書朗讀歌詞,或反復地跟老師朗讀歌詞,是一件很乏味、很頭疼的事。因此我常常根據歌詞的內容編成童話,在學習歌曲之前,用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有聲有色地進行演講,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歌曲內容,唱好歌曲。例如:在教學《閃爍的小星》時,我編了這樣一個童話:一個寧靜的夏夜,我坐在陽臺的椅子上,一邊乘涼,一邊看著夜空中那一輪彎彎的月亮。忽然,我感到自己飄了起來,飄到了月亮上。彎彎的月亮成了一只小小的船,我就在這小小的船里坐著,只看見藍藍的天和滿天的小星星在我身邊眨著眼睛,還有一群小星星他們可頑皮了,還在天空上排起了音樂隊伍為我唱了首〈小星星〉的歌…"呼--"突然,一陣風吹來,我渾身一抖,驚醒了。原來,這是我在做夢。這時,我趁熱打鐵問學生:"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坐著月亮小船,在星星之間穿行的感受?"學生馬上回答:"我們想。"我馬上用多媒體展示了閃爍的小星動畫音樂掛圖,把孩子們帶到了我所描繪的天空:"那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隨著星星的閃爍欣賞他們的歌聲好嗎?"學生齊答:"好的。"這樣一來,我演講的童話,既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使學生理解了歌詞內容,還啟發了學生上天攬月的夢想。
在音樂課中,為學生營造一個高度自由的思維空間,通過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自由活動,使他們獲得素質的發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唱歌的興趣。
如在每節課的課前,每首歌曲的練唱我都采用兩種方式進行:第一遍是規規矩矩的全身心的演唱好歌曲,等到演唱第二遍的時候可以把權力交給學生,讓他們展開自由的想象,根據歌曲的情緒、內容等自由的表演,盡情的發揮來表現每首歌曲,同時老師還適當的給予評價。這樣,學生不但復習鞏固了學過的歌曲,也從自由活動、表演中獲得了樂趣,提高了課堂的時效性。
節奏在音樂中對于塑造音樂形象占有極重的地位,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這就決定了用形象化、趣味化的直觀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分音符相當于學生走路,一步一拍,不緊不慢,用襯詞"走";二分音符相當于老爺爺走路,一步兩拍,慢一些,用襯詞"跑"。
在游戲中讓學生輕松地認識事物,有利于團結協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放松愉快的心態下,更能培養其創造能力。
如在低年級的節奏訓練中,我結合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這首歌曲,采用師生、生生之間互相詢問姓名的方式鞏固了X X —XX X —等節奏。例外我還采用了根據節奏編兒歌的方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根據節奏XX XX—XX X —編兒歌,老師先做示范:我們上山做游戲。然后學生很快的就編出自己的兒歌:我在上學路上走、老師老師我愛你等等,這樣不但掌握了不同節奏了特點,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使學生從中得到了不同的感受,體會到無窮的樂趣。
富有情趣的音樂考試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不僅能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情境,且能激起他們參與考試的興趣,營造愉快和諧的考試氛圍。
在音樂考試時,我始終不提"考試"二字。讓學生在沒有心理負擔的狀態下,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完成了。
在考試過程中,我能夠結合課本上的音樂宮游戲,以及我在平時給他們所編排的小組的活動方式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發揮小組之間相互配合的作用,能夠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的音樂特長,比如有的喜歡唱歌、有的喜歡跳舞、有的喜歡運用打擊樂器、有的喜歡講故事等等,讓每個學生都發揮自己的特長,取得良好的考試成績,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學生們也非常樂意地投入的活動中去。
另外我還把考試改變成"百花音樂會"、"小精靈音樂會""我是小小音樂家"等學生喜愛的班級音樂會的形式,要求學生每人在本學期所學唱歌曲中,自選一首歌曲,事前做好準備,唱時走向講臺,面向全體學生演唱。充分發揮學生的演唱和表演才華。再讓學生們審評,指出優點,提出希望。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個好評委,因此這種考試學生能全神貫注地聽別人演唱,并給每一位同學一個公正的評價。這種考試方式,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歡樂激烈的氣氛中完成了考試。
總之,在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設計愉快的教學方法,是我們音樂教學工作者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需要大家共同來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