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禮


古今中外的歷史戰爭中,以弱勝強、以寡敵眾的戰例比比皆是。為何?關鍵是各類統帥善于和精于給隊伍科學賦能。同樣道理,企業競爭中的制勝法寶并不是靠規模龐大的人員集聚,而是依靠強化員工隊伍賦能,全面提升整體戰斗力,實現人才能力效應的倍增,達到惡虎敵群狼、好手敵雙拳的以一當十效果。當下,許多勞動密切型企業在逐步減少用工總量的前提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反而大幅提升,靠的就是給人才隊伍有效賦能。
賦足精神之能。一年企業靠運氣,十年企業靠經營,百年企業靠文化。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強化員工目標引領和行為養成的重要載體。企業要通過使命、宗旨、愿景、理念、核心價值觀等宣傳培育,全面提升員工的忠勇品質,敢于和樂于創新進取、攻堅克難,切實提高執行力。要通過培養、挖掘、樹立先進典型,發揮榜樣的示范力、帶動力。要強化制度文化建設,涵養行為的規范性。領導者要注重率先垂范,培育起由上至下對企業的忠誠感,激發員工奮勇向前的擔當精神,有效促進“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
賦精業務之能。能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企業要把員工培訓作為最大的福利和企業管理常態化、根本化、基礎性的舉措來落實,分類型、分層次、分階段、按路徑實施精準培訓。堅持線上與線下結合、內部培訓與送外進修結合、室內培訓與現場培訓結合、考試考核與技能競賽結合、全員適應性培訓與重點崗位前瞻性、儲備性、提升性培訓結合,全面增強員工的業務水平和實踐技能,力求人人成為崗位工作的快手、高手、能手。“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企業不僅要注重培訓員工,領導者、管理者也耍注重學習提升,以文武雙全的領導與管理團隊,帶出一支敢于亮劍的嗷嗷叫戰斗集群。
賦強團結之能。“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企業要注重加強縱向之間、橫向之間、崗位之間的交流與聯系,特別是領導人員、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到基層一線、生產崗位和員工群眾之中,給予大家指點、指導、支持、幫助、肯定、贊許,關心員工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密切干群關系。經常性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持續增強隊伍的凝聚力、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特別是在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處理上,耍堅持五湖四海和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把每一名員工都當成兄弟姐妹,不有意打壓一人,不刻意疏遠一人,不故意排擠一人,傾力打造全員團結一家親的良好環境。
賦明激勵之能。企業激勵主要是工資、獎金、福利的物質激勵以及榮譽、職位、發展目標、培訓機會等精神激勵,這些都必須建立在充分公開、民主參與、規范決策的基礎之上,否則,沒有制度可循,沒有標準可鑒,沒有民主可言,而是暗箱操作,少數人說了算,激勵了少數人就可能抑制了大多數,甚至少數受到激勵的人也會心生不平與報怨,讓激勵效果付諸東流。為此,企業必須做到制度健全、機制完善、考核規范、評價公正、民主透明、激勵有度,讓激勵在陽光下運作,確保激勵的公信力。
賦優科技之能。有人說,一個贏弱的士兵被賦予強大的數字化、信息化作戰武器,同樣可以大幅提升戰斗力。此話符合客觀現實。當下的企業競爭,說到底是科技的競爭。生產流水線上,10名員工敵不過一個機器人的現象極為正常。企業必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為員工插上變形金剛的科技翅膀而使其成為無堅不摧的超級英雄。一方面,要對生產環境、生產條件進行改進,持續減輕員工的勞動強度,增強員工的安全度與舒適感,實現體面勞動,安全生產。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強勞動工具的改進,把“互聯網+”、“智能+”等運用于生產實踐,特別是耍注重開發適合生產需要的各類“軟件”,讓其在生產工作中發揮“硬”作用,提高“硬”實力,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賦全規矩之能。制度化、標準化、流程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基礎,沒有一套科學規范的標準作指引,管理必定無序、無效,甚至問題頻發。綜觀一些企業每年進進出出的人員那么多,崗位穩定性那么差,可企業的生產經營卻始終保持穩定有序,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一整套規矩作支撐,無論誰來從事這項工作,都必須按照這套規矩去運行,而且這樣的規矩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十分簡潔明了。因此,企業必須加強制度、標準、流程建設,以模版化、作戰圖、OA流程式途徑進行指引,讓人一目了然,保證管理與執行的規范性、到位率。如此,對于加強各類人才在不同崗位之間交流培養,也會起到相應的保障功能,不會因為崗位新手的赴任而降低速度與質量。
賦活借力之能。人不可能有全能之身,“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臨大事而不亂”只能作為一種美好的愿望與理想,而不能作為現實來期待、苛求,否則,就可能誤入妄想與臆想歧途。正因如此,企業就不能把解決一切問題都寄希望于內部人員,有所為有所不為應該是企業最科學的生產經營和人才培養之道。比如,汽車企業不生產輪胎,而是由相關企業配套;企業不培養律師,而是由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務服務;生產經營企業把后勤服務交由物業公司打理,企業則專心生產經營,等等,這些就是有效借力之舉。因此,企業要善于借力,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從而為人才隊伍提供及時、充分、可靠的補充,避免人才配套上的盲區與真空。
賦緊捆綁之能。“綁腿跑”這個經典的團體游戲項目中,隊員如果缺乏合作精神,必然一損俱損。同樣道理,企業要求得加快發展,必須把員工的成長進步、夢想愿景與企業發展目標充分捆綁,讓員工共享企業改革發展成果,共擔企業發展責任。諸如,建立員工工資獎金與企業經營效益同步增長機制,給予高技能人才、突出貢獻專家崗位職務津貼,設立企業年金,實行期權激勵,建立員工特殊困難互保基金等,讓員工與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再如,員工培訓時簽訂服務協議,提前離職必須承擔學費,等等。如此捆綁,員工就會把企業當成家來對待,減少和消除局外人與旁觀者心理,從而盡心當主人,盡情謀創新,竭力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