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娜 何慧燕 蔡燕玲 何丹萍 李正海
沾水性能是評價織物被水潤濕和滲透的重要指標之一,以沾水等級數來表示[1]。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功能性紡織品涌入市場,洗后沾水性能作為防水透濕織物的主要性能之一,成為消防、軍用服裝、帳篷、戶外服裝、風衣等產品的必考核項目之一[2]。其中,產品標準GB/T 32614—2016《戶外運動服裝 沖鋒衣》、FZ/T 81010—2018《風衣》、FZ/T 14023—2012《滌(錦)綸防水透濕雨衣面料》等均需考核織物的洗前和洗后沾水性能。但是對于同一測試樣品,不同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卻存在很大差異,尤其是經水洗后,同一樣品的沾水性能等級不盡相同。本文以上述產品標準要求的GB/T 4745—2012《紡織品 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價 沾水法》為測試方法,以GB/T 8629—2017《紡織品 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為洗滌方法,分析不同洗衣機型號、洗滌劑、洗滌用水、測試水溫、試驗敲打力度對織物洗后沾水性能的影響。
織物水洗根據GB/T 8629—2017《紡織品 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進行洗滌操作。
織物洗后根據GB/T 4745—2012《紡織品 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價 沾水法》進行測試操作。
M232噴淋式拒水性測試儀(英國)、洗衣機、洗滌劑、250mL量筒、蒸餾水。
(1)不同洗衣機型號
由于不同的產品標準、企業標準等對水洗洗衣機的型號有不同的規定,本試驗選擇使用較為廣泛的國標洗衣機和西門子洗衣機作為試驗對象,洗滌方法按照GB/T 8629—2017執行,采用5A程序、IEC洗滌劑洗滌3次,每次洗滌后懸掛晾干。不同織物洗滌后沾水性能等級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采取同一洗滌劑和洗滌程序后,不同洗衣機對于拒水的結果有一定的影響,經國標洗衣機洗滌后的織物沾水性能級數在總體上大于西門子洗衣機,級數最大相差達到1級。
(2)不同洗滌劑
在洗滌劑方面,標準允許采用GB/T 8629—2017規定的含熒光增白劑的IEC標準洗滌劑或洗滌效果與IEC基本相同的其他洗滌劑,如:立白牌洗衣粉、白貓牌洗衣粉及汰漬牌洗衣粉。試驗選用以上4種洗滌劑,采用國標洗衣機5A程序洗滌3次,每次洗滌后懸掛晾干。不同織物洗滌后沾水性能等級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各種洗滌劑因成分含量不同,對同種面料的沾水性能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經IEC洗滌劑洗滌后織物的沾水等級結果最高,白貓洗滌劑對織物表面拒水整理劑破壞最大,洗后的織物沾水性能最差,與IEC洗滌劑相差最大的達到3.5級。
(3)不同的洗滌用水
對于需洗滌的測試而言,洗滌用水的硬度均會對洗滌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然而涉及織物洗后沾水性能的產品標準對水的硬度均無明確規定。試驗選用IEC洗滌劑,洗滌用水采用自來水(硬水,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和軟水(水的硬度低于8度,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統一采用國標洗衣機5A程序洗滌3次,每次洗滌后懸掛晾干。織物經不同硬度的洗滌劑水溶液洗滌后沾水性能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不同的水質對洗滌劑的溶解存在差異,使得同一織物經洗滌后出現不同的沾水性能等級。其中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等物質,洗滌較為柔順,作為溶劑洗滌過后的織物,沾水等級優于經普通自來水洗滌后的織物,等級相差最大達到0.5級。

表1 織物經不同洗衣機洗滌后沾水性能等級 級
(1)不同試驗用水溫度
GB/T 4745—2012《紡織品 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價沾水法》規定可使用溫度(20±2)℃或(27±2)℃或其他溫度。試驗分別在水溫為20℃和27℃下進行,不同織物測試的沾水性能等級如表4所示。

表2 織物經不同洗滌劑洗滌后沾水性能等級 級

表3 不同硬度洗滌劑水溶液洗滌后的測試結果 級
由表4可知,在20℃測試水溫下,大部分試樣的沾水性能優于27℃測試水溫下的織物,兩種水溫下的測試結果相差最大的達到1級,普遍相差也達到0.5級。
(2)不同的敲打力度
GB/T 4745—2012中規定噴淋結束后將夾持器“輕輕敲打”一個固體硬物,但這個力度難以掌握,不同人敲打會導致結果有差異。試驗采用20℃蒸餾水、不同人員進行試驗,且只針對樣品表面有水珠、沒有潤濕現象進行試驗,其結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不同的力度對結果有影響,結果相差會有0.5級之差。如果樣品是噴淋后已經滲透擴散的,敲打力度對結果的影響不大;如果樣品經噴淋后表面水珠是掛在樣品表面沒有潤濕的,則敲打力度對結果的影響比較大。
(3)不同的評級目光
在實際的測試過程中,經常出現部分試樣噴淋后狀態與附錄樣照或文字描述不能很好地對應的情況,如圖1所示。此時評級容易產生較大差異和爭議,其沾水等級評定如表6所示。

表4 不同織物在不同水溫下的沾水等級 級

表5 不同人員敲打測試結果 級

圖1 兩試樣測試后外觀

表6 不同測試人員對試樣評定的沾水等級 級
圖1(a)中的現象根據標準GB/T 4745—2012并沒有相對應和較吻合的圖片和文字性描述等級來確定它的沾水等級,因此容易造成不同人員評級目光產生差異性,而且差異較大,測試結果相差最大的達到1.5級。圖1(b)是深色樣品,受淋后樣品已經大部分潤濕,參考樣照評級同樣會產生誤差,導致測試結果相差最大達到1級。
綜合以上數據比較分析,在進行織物沾水性能測試時,洗衣機型號、洗滌劑種類、洗滌用水的水質、測試水溫、敲打力度和目光差異均會對洗后沾水性能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其中洗滌劑種類對結果產生的影響最大,目光差異次之,洗衣機型號影響稍小,洗滌用水、測試水溫及敲打力度及人員誤差造成的差異最小。建議檢測機構在進行測試時標明洗滌和測試條件,以免引起較大測試誤差和結果紛爭;對于試樣噴淋后不能很好對應評級標準時,建議可以參考紡織品拒油性能測試方法,以接觸角大小來判定試樣的潤濕程度,再結合文字性描述和實際影響穿著程度來綜合評定沾水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