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崴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油畫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長,不過油畫教育真正興起應該是在20世紀50年代,在蘇聯契斯恰科夫體制繪畫模式引入之后,給當時的油畫教育帶來了較大變革。不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也日益顯露出來。契斯恰科夫體制的繪畫教學模式較為注重學生技能的訓練,偏重于理性的觀察以及實物的具體描繪,這使油畫藝術的發展更傾向于技術的追求,從而忽略了其原本的藝術效果,變成了一種機械式的勞作。眾所周知,繪畫藝術是創造和專業技能的結合體,過于注重表現形式,忽略了創造的重要性,則會使創作出來的作品缺乏意境和內涵,較為生硬、死板。但是如果一味地重視意境渲染,表現技法較差,又會影響作品的表達效果。因此,應該將表現技能與創作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油畫的教育效果。
在15世紀時,就有一位著名的雕塑家提到,希臘人是繪畫和雕刻的專家,這一理論的由來主要歸功于其素描功底,如果沒有其作為支撐,是不可能產生優秀的繪畫家或是雕刻家的。這足以說明一個優秀的藝術家是需要擁有精湛技能的,而精湛技能的形成則是技法和思維的結合。因為,技能模仿只是藝術創作的基礎,并不能提高自身的藝術成就。個性化語言以及自身學識、修養和思維的構建才是體現藝術作品內涵的決定性內容,所以,在當代油畫教育工作中,除了要加強學生技能訓練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的藝術水平。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并對學生的創新給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發揮自身的潛能,從而更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提升油畫教學效果。另外,從教師方面來看,其自身也應該具有專業的技能水平和素質,提高油畫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油畫創作的意義及其自身所能達到的境界,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不過,結合目前我國藝術教育的發展現狀來看,油畫教師除了要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知識儲備外,還應具有獨特的理論基礎,不僅能對藝術發展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還能對原有的藝術成果進行梳理和轉化,使其與時代發展相適應,最終推動油畫的創新和前行。
在現今發展中,藝術的前衛性、實驗性和批判性都是學生學習與借鑒的基礎。對于條件較好的美術培訓院校來說,還可以將藝術成果和經驗融合起來組成一門新的課程,將古今中外油畫的發展成果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既可以為教學提供充足的資源,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油畫藝術的創作要點。該模式同傳統寫實教學體系相比,更能提升教學的靈活性和豐富性,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學生個性化培養的基本要求,為學生創造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同時,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我判斷意識也得到了發展,提高了學生的創作自信心,為自身繪畫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在現今油畫教育發展過程中,很多美術院校在沿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同時,對契斯恰科夫體制教學模式進行了優化與革新,將油畫與很多先進技術融合起來,如中國美術學院成立的新媒體藝術系、四川美院開設的油畫第三工作室等,均為油畫教育的轉型和發展提供了較大幫助。尤其是中國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課的開設,由于創始人是油畫專業出身,對油畫的了解較為深入,將其與多媒體融合在一起進行創作,不僅提升了油畫教學的靈活性,也為油畫技能的發展提供了幫助,在我國藝術領域的發展中具有顯著地位。
在現今的油畫教育中,要想實現改革,就需要將油畫、油畫教育與時代發展特征相結合,通過良性互動的形式來推動油畫教育的發展和前行。不過,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油畫教育與時代結合的效率較低,很難凸顯其自身的優勢,阻礙了油畫藝術的發展。綜觀現今藝術教育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在教育體制的應用上很多院校仍在采用傳統蘇聯教學模式,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教學內容較為枯燥,即使融入了一些本土文化,但是在本質上卻并未超過原有的教學效果,這使現代油畫教育與當代藝術的融合效率較低,影響了油畫自身特性的發揮。
為此,我們需要對現今藝術發展形式以及語言特征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和認知,找出其與傳統教育之間存在的差異,并加以改善,同時還要吸收其他藝術類別的語言特征,創建與時代發展相符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實現現有油畫教育的轉型,推動油畫藝術的進一步發展,以提高我國油畫學生的藝術水平和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