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重要批示精神,做好當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1月16日,應急管理部、國家煤礦安監局在京召開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專題視頻會議。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黃玉治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煤礦安監局副局長李萬疆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近期煤礦較大以上事故集中多發,2018年12月至今,一個多月來接連發生了5起較大重大事故,2019年1月12日,陜西榆林神木市百吉礦業公司李家溝煤礦發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這些事故,暴露出了一些煤礦違法違規行為十分猖獗、“一通三防”管理混亂、安全制度措施形同虛設、勞動用工管理和安全培訓不到位、地方安全監管責任落實有差距等突出問題。
會議要求,各產煤地區、有關部門和煤礦企業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引以為戒、舉一反三,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要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董事長、礦長和總工程師要依法履職盡責,提高依法辦礦管礦水平;要強化煤礦安全風險管控,在企業自檢自改的基礎上,扎實開展六類高風險煤礦安全“體檢”,提出“一礦一策”的災害防治措施和分類處置意見;要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建設行為,全面排查整治非正規開采問題,全面整治勞動用工、安全培訓中的亂象;要嚴肅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嚴格事故礦井復工復產驗收標準和程序;要強化去產能期間煤礦安全監管,落實盯守責任,推進落后產能淘汰退出;要扎實做好歲末年初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做好春節期間和“兩會”后停產檢修、復工復產、應急值班值守等工作,推進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日前,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審議通過并發布《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公告?!睹旱V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分掘進類、采煤類、運輸類、安控類、救援類五大類。其中掘進類確定掘進工作面機器人群、掘進機器人、全斷面立井盾構機器人、臨時支護機器人、鉆錨機器人、噴漿機器人、探水鉆孔機器人、防突鉆孔機器人、防沖鉆孔機器人九個項目;采煤類確定采煤工作面機器人群、采煤機機器人、超前支護機器人、充填支護機器人、露天礦穿孔爆破機器人五個項目;運輸類確定搬運機器人、破碎機器人、車場推車機器人、巷道清理機器人、煤倉清理機器人 、水倉清理機器人、選矸機器人、巷道沖塵機器人、井下無人駕駛運輸車、露天礦電鏟智能遠程控制自動裝載系統、露天礦卡車無人駕駛系統十一個項目;安控類確定工作面巡檢機器人、管道巡檢機器人、通風監測機器人、危險氣體巡檢機器人、自動排水機器人、密閉砌筑機器人、管道安裝機器人、皮帶機巡檢機器人、井筒安全智能巡檢機器人、巷道巡檢機器人十個項目;救援類確定井下搶險作業機器人、礦井救援機器人、災后搜救水陸兩棲機器人三個項目。
為全面掌握全國礦產資源國情現狀,履行自然資源管理“兩統一”職責,建立統一規范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制度,自然資源部將開展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并于日前印發《礦產資源國情調查試點工作方案》,選擇遼寧、黑龍江等9個省份,就煤炭、鐵礦等12個礦種開展試點工作?!斗桨浮访鞔_了試點工作方法與要求。一是儲量數據庫清理和分析。充分利用儲量評審、備案和登記資料,厘清礦區與礦山的歸屬關系,去掉重復礦區和礦山,完善缺失數據,糾正錯誤數據。二是生產礦山調查與核查。根據已占用資源情況和歷年礦山儲量年報反映的資源儲量變化,由礦山企業據實填報相關調查信息,重點厘清礦山占用、保有、消耗等資源儲量信息。三是質量檢查與復核。結合儲量數據庫清理、企業填報數據信息以及評審備案、登記統計、礦山儲量年報、勘查開采公示信息等,進行數據項查疑,確保調查成果的統一性、真實性和準確性。
1月19日,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我國煤礦安全基礎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目前,有一級標準化煤礦444處、二級1533處、三級1043處,全國47處單班下井超過千人礦井已全部降至千人以下,733處煤礦完成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建成145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首次印發5類38種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快報統計,2018年,我國原煤產量過億噸煤炭集團達到7家,比2017年增加1家(山西焦煤集團)。七大集團產量合計為14.05億噸,合計增產1億噸,占大型企業原煤產量55%。
從產量排名方面看,國家能源集團高居首位,產量達5.12億噸,同比增長6.0%,成為我國首個五億噸級大型煤炭集團;其后第二至七位依次為,中煤集團1.9億噸,同比增長0.5%;兗礦集團1.61億噸,同比增長14.2%;陜煤集團1.60億噸,同比增長14.3%;山東能源集團1.45億噸,同比增長7.4%;同煤集團1.37億噸,同比增長7.9%;山西焦煤集團1.0億噸,同比增長11.1%。兗礦集團排名由2017年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山東能源集團則由2017年的第三位降至第五位,其他集團排序沒有發生變化。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隆重舉行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共評選出278個項目和7名科技專家。本年度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提名的煤炭行業4個項目獲獎。其中,煤礦巖石井巷安全高效精細化爆破技術及裝備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煤礦柔模復合材料支護安全高效回收開采成套技術與裝備、煤炭高效干法分選關鍵技術及應用、西北地區煤與煤層氣協同勘查與開發的地質關鍵技術及應用三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近日,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聯合蘇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教育電視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屆“杰出工程師獎”頒獎典禮,對40名“杰出工程師獎”和30名“杰出工程師青年獎”獲得者進行表彰。煤炭行業5人獲獎。其中,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于斌、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光才、徐州煤礦安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胡長華獲得“杰出工程師獎”; 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王寶冬、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潘俊鋒獲得“杰出工程師青年獎”。
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為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頒獎。中國礦業大學6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
日前,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于發布2018年(第25批)新認定及全部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的通知》(發改高技〔2019〕36號),根據《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管理辦法》,發布了第25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本次新認定技術中心中,煤炭行業新增兩家,分別為: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和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開封炭素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截至目前,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總數為1480家、分中心為84家。其中,煤炭行業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5家,分中心1家。
為打好藍天保衛戰,有效改善首都空氣質量,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和北京市印發的有關文件要求,從2013年起,北京市正式啟動了農村地區的“減煤換煤清潔空氣”專項行動,到2017年實現了城區和南四區平原地區村莊的基本“無煤化”工作任務目標,2018年又完成450個農村地區村莊住戶“煤改清潔能源”任務。
陜西榆林“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工程”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十三五”期間重點規劃建設的大型煤轉化項目,項目主要通過煤熱解、氣化等系列深加工技術的系統集成,生產包括聚烯烴、聚酯、聚碳、聚苯乙烯、丙烯酸酯等在內的各類產品590萬噸/年。項目年處理原煤2014萬噸,占地9.87平方公里,總投資1022億元。
日前,海南省發布《海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明確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制度,逐步減少煤炭消費總量,逐步淘汰現有燃煤機組。《條例》明確,禁止進口、銷售和燃用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煤炭;禁止進口、銷售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石油焦;禁止燃用石油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煤炭、石油焦質量管理,不定期對煤炭、石油焦質量進行抽檢,并向社會公開抽檢結果?!稐l例》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近日,云南省正式啟動全省高風險煤礦安全“體檢”工作,并將持續到2019年6月。全省190處災害重、采深大、人數多、管理弱的高風險煤礦將逐一接受對標對表檢查,過82道關。工作方案編制了“體檢”執法礦井名單,逐一列明全省納入“體檢”范圍的190處高風險煤礦,包括災害重(煤與瓦斯突出、高瓦斯、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極復雜等)煤礦168處、采深超過600米的煤礦3處、管理能力薄弱的煤礦42處,要求煤礦企業對號入座,認真開展自查自改,其中存在多種類風險的煤礦應同時開展系統自查。工作方案編制了“體檢”執法主要內容表、工作分工表,分類細化了對所有高風險煤礦安全“體檢”的7個方面29項內容及對7類高風險煤礦安全“體檢”的53項內容。
1月5~11日,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的“同煤集團2018年度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北京召開,分三次對同煤集團17項科技成果進行了鑒定。
鑒定會上,共邀請20多名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通過聽取課題組成員演示匯報、審定材料、質詢討論等環節,對同煤集團采礦、地質、機電、軟科學等17項科技成果進行鑒定。經鑒定:同煤集團“大同礦區中厚煤層復合頂板無煤柱自成巷110工法開采技術及應用”“特厚煤層大斷面全煤巷道開挖卸荷破壞機制與快速掘錨技術研究”“麻家梁礦區厚松散煤層開采地表變形監測及陜京天然氣管線防護應用研究”等17項科研項目,其中3項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11項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項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1項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邱美)
日前,兗礦集團與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兗礦集團的新能源業務進入戰略突破階段。根據協議,依托兗礦集團煤氣化制氫技術和氫資源優勢,發揮法國液化空氣集團氫能源基礎建設和運營經驗,創新合作形式,制定山東氫能基礎設施和燃料電池汽車實施計劃,在山東地區投資氫能價值鏈,建立可持續和經濟合理的氫能基礎設施網絡,共同推動山東省氫能和氫燃料電池車解決方案。
截至2018年末,世界銀行貸款山西煤層氣綜合利用項目已累計使用世行資金8025.16萬美元。該項目由山西省國新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申請,利用世行貸款實施煤層氣綜合利用,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2個煤層氣熱電聯產項目和4個天然氣城市管網項目,共包括6個子項目。項目自2012年開始籌備申請,2014年正式簽訂項目轉貸協議,目前已至施工期尾聲。
2018年山東能源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224億元,同比增收138億元,居省屬企業首位,再創集團歷史最好水平;資產總額3008億元,較去年初增加173億元。山東能源集團連續7年躋身世界500強,2018年列世界500強234位,比上年度攀升138位,成為全球提檔進位幅度前十的企業之一。
煤炭行業曾是黑龍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傳統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針對煤炭行業“小、散、亂”現象,黑龍江省2018年啟動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整治年產15萬噸以下的小煤礦。2018年黑龍江省淘汰關閉小煤礦245處,退出落后產能148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