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詠霞
女性在絕經前后冠心病的發病率有很大差異。絕經前冠心病發病率遠低于男性,絕經后冠心病的發病率則逐年遞增,到70歲時男女發病率則已大致相等。
出現這種現象,原因在于絕經前后女性體內雌激素的顯著變化。絕經前女性體內雌激素一直處于高水平運行,對心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絕經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由高到低的運行狀態,使得心血管逐漸失去保護,導致冠心病發病率逐年升高。
那么,低雌激素水平狀態是如何影響心血管系統致冠心病發病呢?醫學專家認為,低雌激素水平狀態,可通過多種直接或間接因素引起及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并削弱心臟功能,發生機制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低雌激素水平狀態易引起女性體內的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使得機體改善脂質與脂蛋白的代謝能力降低,特別是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能力下降,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生與發展,形成了冠心病的發病基礎。
2.低雌激素水平狀態可使機體對內皮素等神經體液因子的抑制能力減退,造成血管緊張度增加,冠狀動脈持續收縮或痙攣,導致冠狀動脈狹窄而減少心肌供血,成為冠心病急性發作的發病基礎。
3.低雌激素水平狀態難以維護心肌細胞結構的完整性,難以有效擴張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這些改變可促進冠心病進展并對冠心病的防治產生不利影響。
由此可見,絕經后女性務必要警惕冠心病,定期檢查體重、血脂、血壓、心電圖。一旦發現問題,采取積極防治措施,將冠心病發病的風險降至最低,以維護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