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鵬
為了滿足新世紀社會發展與國家建設的需求,我國的高等院校在藝術類專業方面投入了更大力度,在美術、音樂、體育等專業不斷擴大招生范圍,為國家輸送了成批量的專業人才。美術專業高考生面臨美術高考,不僅需要文化分數過關,更加需要美術專業達標,這給美術高考生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因此在高考之前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保證高中生的身心健康。
美術高考生一般學習成績相對落后,這就會導致心理方面出現陰影,總是認為自己和普通專業學生相比低人一等,因此對自己的未來希望渺茫,進而出現緊張、抑郁、茫然無措的情況,導致狀態不佳,影響最終的高考成績。這說明學生的心理直接制約了其人生的發展與價值觀的取向。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專業發展、就業方向等方面的介紹,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專業在未來具有更強的社會競爭力,自己的人生也必將比他人更加精彩;同時,教師還可以用往屆的美術專業學生成功的案例來激勵學生,讓學生樹立起生活的風帆,進而消除心理方面的壓力。
美術高考生的心理壓力主要來源于高考,正因為學生對于高考不熟悉、不了解,才讓學生談考色變,心理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足以壓垮自己的壓力。所以,讓學生能夠在高考面前平復自己的心態,用一種輕松、平和的心情去對待高考,才能提高學生成績的穩定性。例如,教師可以聯合本校其他美術專業教師,或者聯合其他兄弟學校的美術專業教師,共同組織模擬美術高考,用這種近乎“實戰”的演習活動來讓學生充分了解美術高考的具體流程,在模擬考試中尋找自己的薄弱環節,再進行針對性地強化訓練,必能夠讓學生盡快消除對于高考的畏懼心理,讓學生的膽量不斷強大,促使學生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高考,以取得理想的成績。
在高考升學的壓力下,高中生的學習生活較為緊張壓抑,同時也有一些單調枯燥。長期處于這種氛圍當中,容易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對此,美術教師可經常組織一些美術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他們調節心理狀態,并形成一定的宣泄效果。美術教育活動比較簡單自由,采用一支筆一張紙或者觀看展覽的方式,都能夠起到美育的作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有著很大的幫助。組織美術活動的方式能夠對學生的情感、情緒形成良好的引導作用,許多優秀的美術作品可以對人的情緒形成直接的影響,比如色彩亮麗鮮明、對比強烈的作品,能夠令人感到精神振奮、情緒高亢;色彩淡雅、輕快的作品能讓人感到愉悅輕松。美術作品中優美的線條、形象能夠吸引和感染學生,給予學生美的感受,從而對學生的情緒形成調控與改善的作用。同時,美術活動還能起到“情感宣泄”的功能,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們在情緒煩躁的時候,經常會拿起筆,在紙上漫無目的地亂寫亂畫,這種行為具有很好的情感宣泄作用。懂得正常的宣泄是人格健康的重要表現,特別是在高考的壓力下,讓學生掌握合理的宣泄渠道十分重要。
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表現,也能夠對心理健康成長形成有力的促進作用。根據相關研究表明,許多學生之所以出現心理問題或障礙,都與不和諧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有著緊密的聯系。美術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育學生的繪畫技能,大部分時間都會采用講解與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因此,相比其他學科,美術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往往會更加頻繁,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對教師的喜愛與信任。同時,美術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加強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努力構建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贏得學生們的信任和敬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美術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美術知識與技能,高效率地達成課堂教學目標,還要做他們成長道路上指導者與幫助者,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發展情況,及時發現并幫助學生解決在生活上、學習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引導他們形成積極正確的學習態度與人生觀念,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使他們以更好的心態來面對學習,迎接高考。
總而言之,高中美術專業教師需要對美術高考生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找準自己的定位,引導他們調整和宣泄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以飽滿的信心迎接高考,為學生光輝的未來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