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孟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南陽 473061)
近年來高校招生規模持續擴大,相應加劇了大學生畢業就業壓力,從而導致高校就業問題影響長遠發展。針對高職院校來說,在畢業就業壓力方面明顯高于本科院校,且高職院校醫學生培養與其他專業存在較大差異性。所以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應當注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全程化體系建立。
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對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起步比較晚,且當前所存在的高職院校多有中專院校發展而來,因此職業生涯課程開設時間比較短,在課程發展和建設方面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從而導致課程科學性和整體性不足問題突出。其次,高職院校在職業規劃教育方面存在拿來主義,直接套用和照搬本科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沒有注重考慮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從而導致職業生涯規劃缺乏有效性和針對性。此外,高職院校在設置醫學專業課程時,由于學業負擔比較重,學生比較注重學習專業知識,而沒有積累人文知識,從而導致學生對于該校課程的重視度比較低。
由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理論性,因此對于教師教學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從通識角度分析能夠看出,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師必須具備社會學知識,教育學知識以及心理學知識,并且應當具備職業經歷和社會經驗,在理論教學期間能夠聯系實際生活。此外,對于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來說,教師還應當具備醫學知識。然而從當前發展現狀能夠看出,高職院校所具備的多數教師都不屬于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通常是由就業指導教師和輔導員兼任,由于該類教師不具備專業的知識,從而導致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效果不理想。
當前,高職院校所采用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包括提供就業信息,傳授就業技巧,以及分析就業形勢的集中性輔導,然而在傳授就業技巧和分析就業形勢時多為套話和大話,總是希望畢業生能夠明確畢業后職業生涯規劃,沒有深入分析學生的個性特點,從而導致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短視性和盲目性,缺乏鮮明的個人特征。高職院校不注重低年級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因此極易發生教育斷層問題,并沒有給予學生全程化指導。對于高職院校的醫學上來說,由于在大三時期面臨專升本和實習壓力,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從而導致教育效果不理想。
對于高職院校醫學專業管理部門以及就業部門來說,應當注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全程化體系建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獨立的實習就業辦公區域,并且打造一支專業化的規劃教師團隊,注重對學生專業思想的教育,充分發揮出就業指導的作用。第二,在課堂教育體系中,應當融入就業思想教育和專業教育,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納入到必修課程當中,確保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能夠有效聯系實踐和理論,以此開展全程化教育,學生在不斷接受專業思想教育過程中,能夠了解到院校專業人才的培養內容和目標,做好自身未來發展規劃和定位。第三,應用校院聯合辦學模式,這樣能夠確保學生早日進入到職業實踐學習,以此加強學生專業思想,還能夠結合醫院文化提升學生的素質能力。第四,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院校應當聘請專業的職業規劃人員,職業生涯規劃教師應當注重培訓和指導所有學生,按照學生的個性和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第一,教材要求。現階段,大多數高職院校所應用的職業規劃課程材料是面向所有畢業生,然而所選擇的教材不具備全程化和個性化特點。因此對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材來說,必須卻包內容的規范性和層次性,可以有效應用到全程化教學活動中。此外高職院校還應當按照實地調研結果,結合醫學生專業特點編寫適宜的材料。
第二,課程設置要求。在確保職業生涯規劃教材的專業性之后,還應當確保課程體系的科學合理性,這樣才能夠促進全程化教育的有效發展。高職院校應當聯合醫學生的特點,開展多種實踐課程,并嚴格按照大學生綜合素質學分制開展教學活動,凸顯出活動的主題和內容,確保學生在畢業后能夠與職業接軌。
由于某些高職院校所擁有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多為就業指導中心人員,該類人員不具備專業的知識體系,因此會對課程教育效果造成影響。因此,高職院校應當聘請專業的職業生涯指導教師,以此提升整個師資團隊的專業化水平。院校可以定期開展培訓教育,以此打造復合型教師團隊。
對于醫學生職業教育來說,應當分階段設置課程。低年級學生可以通過生際交流和職業宣誓等方式,不斷加強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理念,深入了解該項課程的內容。此外還應當注重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法的指導,可以采用職業意識教育,道德教育以及能力教育等方式,加強學生對于畢業就業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也相應提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高職院校應當為學生教育建立全程化教育體系,在實踐論證基礎之上創新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和素質水平,進一步提升畢業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