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凡
(哈爾濱工程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職責在于確保高校始終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力軍,為中國共產黨的長遠發展和國家事業的穩步推進儲備優秀人才,努力推動思想政治類社團進一步發展,推動高校提升教育效果,最終有效完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目標?!按笏颊备窬窒轮匾暩咝K枷胝晤惿鐖F的繁榮發展,對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針性與實效性,促進課堂育人和實踐育人的協同進化,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模式的構建具有關鍵性的推動作用,也為高校傳播并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提供了新途徑。
目前,從我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類社團的活動方向來看,其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思想政治實踐教育為主,通過基礎理論研究、輔以相應的社會實踐來吸引高校學子的參與度,能有效拓展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教學的覆蓋面,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對高等院校學生的影響力。思想政治類社團擔負著站在思政工作前沿、堅定高校學生的政治立場、提高其政治覺悟的重要責任,是引領大學生堅定信仰、明確使命的重要力量,也是保證高校緊抓意識形態、弘揚馬克思主義,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和遠大理想,完成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陣地。加強高校思政類社團建設是順應大思政發展大勢、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的必然要求。
大學生作為青年一代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從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出發,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成為促進時代發展的中堅力量,要積極主動地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自己,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共產黨創新發展理論。當前社會思潮信息不對稱,高等院校學生面對著多元化的價值選擇,需要思想政治社團對高等院校學生進行方向引領。高校思政類社團通過開展社團活動,引導高校學生學習、傳播和貫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深刻領悟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這有利于增強廣大高校學子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激發其政治熱情和愛國熱情,從而造就具有優良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馬克思主義者,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培養能擔大任、敢為人先的“四有”青年。
通過思想政治類社團各項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推動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普及馬克思主義原理,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實現高等院校的健康發展。現今社會已進入網絡信息化時代,借助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類社團,將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網絡技術相融合,提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質量,實現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確定位,是立足于當前形勢提高大學生的馬克思原理學習意識,顯著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為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學子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樹立崇高的政治信仰和堅定的政治立場,主觀能動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國各高校貫徹“大思政”教育理念涌現了許多思政類社團。這些社團得到了高校組織領導的重視與鼓勵,發揮著引導青年、吸引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發展態勢十分迅猛。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吸引力不夠、專業能力不足、宣傳推廣工作不到位等問題亟待解決。
1.社團理論水平較低,缺乏專業指導
從當前思想政治類社團成員組成現狀來看,成員大多數對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抱有極大熱情且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和文化素養。但由于成員自身學習基礎與個人能力的差異性,其在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過程中,難免出現理論與實踐的脫軌。
2.重視理論學習,實踐性較差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類社團學習和探究的內容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先進理論成果、國內外時事政治新聞等。而當前多數思想政治類社團局限于吸納本校內部人員,缺乏與外界之間的直接有效溝通。思想政治類社團謀求長足發展,不僅需要重視理論知識的普及,也要注重實踐應用性的提高。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社團在發展過程中,要在充分了解社會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在社會實踐來檢驗所學理論的真偽和增強運用理論的實際能力。
3.社團活動內容單一,可持續性發展受阻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類社團引導學生通過了解、學習后,形成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并從思想高度上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然而當前思政類社團所組織的活動千篇一律,多為專家講座、征文比賽等,活動形式單一,無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缺乏創新色彩,無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未充分考慮到思政類社團可持續發展問題,嚴重阻礙思政類社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功能性的有效發揮。
推動高校思想政治類社團繁榮發展需按照其發展邏輯,整體性地設計優化路徑,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社團理念,為社團成員和指導教師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實現社團的可持續性發展。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構建覆蓋面廣、影響深遠的思想政治類社團,不斷采取有效措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意義,通過打造社團品牌,促進課堂育人和實踐育人的協同進化。
把握發展方向、堅持科學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著黨和國家的長遠發展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繁榮昌盛。新時期高校思政類社團創新發展建設,深入貫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和內涵,高校必須做到提高認識和加強領導,進一步明確大學生社團建設的目標導向,深刻領會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精神,認清當前形勢、加大力度為社團引進具有優良學術水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師,推動思政類社團長遠發展。思政類社團要始終堅持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先進思想,牢固社團的理論根基。
思政類社團應拓展學習渠道,始終將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作為社團建設的核心點,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育人結合,提高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動形式上,應迎合信息化時代對于高校思政類社團建設的要求,與時俱進,多運用廣大青年學子喜聞樂見的新型活動方式,重點打造社團品牌創新特色活動?;顒觾热萆希纫择R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及時下政治熱點為主,又要滿足大學生的個體發展需要,搭建好學生與社會溝通接觸的橋梁,注重社團與學生實踐和實際需要的有機結合,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和提高。
要促進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社團的長遠發展,必須重視制度建設,制定社團規章管理制度以及明確社團行為規范,用制度來保障社團的正常運行,明確社團成員的權利與義務,堅持宏觀控制、靈活自主的原則完善系統化運行模式。根據相關規定進一步完善社團嚴格審批制度,定期考核社團并加強檔案管理。同時通過激勵措施來推動社團的進一步發展,對指導教師實行工作績效制度,對社團干部實行獎懲制度,從而促進二者的工作積極性。把社團工作納入規范化、體制化管理軌道,維護社團良好運行秩序。
思政類社團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和大學生理論學習和思想建設主要支持力量,迎合了新時代研究、傳播、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優秀成果,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和建設新時代和諧校園文化的現實需要。要樹立正確思想觀念、積極唱響主旋律,重視社團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強社團宣傳工作力度和運營制度建設,從而推動高校思政類社團的可持續發展與繁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