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強調:“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創作和學術研究,都應該反映現實、觀照現實,都應該有利于解決現實問題、回答現實課題。希望大家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表現好展示好,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文藝創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時代為基礎,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
奮斗吧,中華兒女,新時代的鐘聲已經敲響;奮斗吧,中華兒女,新時代的前程無比輝煌……在開啟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的路上,離不開中華各族兒女的艱苦奮斗,離不開我們團結一心的砥志研思。對于廣大的文藝工作者和奮戰在一線的工匠大師以及教師們來說,更是需要具備砥志研思的精神。唯有此,才能一步步接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廣大文藝工作者應深入人民群眾,聽其心聲,以他們為中心進行創作,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在實際工作中,廣大文藝工作應深入生活,了解大眾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優秀的文化,并將其種在他們的心中,讓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優秀、先進文化來影響、激勵和感化人,讓砥志研思成為國人的重要品質,發揮文藝作品強大的功效;耕耘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應投身于教學教研,重視美育教育,掌握更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學生心田上種下文藝的種子,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此外,教育工作者還應立足于人民群眾,辦令他們滿意的教育,通過教書育人,來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使他們扛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旗。
砥志研思的時代精神,存在于社會變革中,存在于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文藝工作者、美育教師等在實際工作中應貫徹此精神,去創作出反映新生活、展現時代風貌的作品,去教書育人,從而讓我們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近一步,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