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果
(平煤股份四礦,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安全是煤礦企業“天”字號工程。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是煤礦安全發展客觀規律的需要,是培育本質型安全人、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的需要,是實現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有效途徑。聯系企業工作實際,本文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安全文化建設進行探索思考。
首先必須明確,我們所說的企業安全文化是特指生產方面的安全文化。我們所要建設的安全文化,是對安全生產發揮正向引領和促進作用的安全文化,是情、理、行、制、物五者融為一體的文化建設。情是人情、感情、情義;理是理性、理念、理論;行是行為規范、行為習慣、實際行動;制是制度、機制、控制;物是安全文化貫注于安全生產裝備設施、工具材料等之中的物質實態。概括起來,企業安全文化定義應該是,企業圍繞安全生產過程中人的生命和健康問題,刻意培育的共同愿景、理念意識、行為習慣,以及物化到企業全部安全工作中的靈魂個性和精神動力。
煤礦安全文化,到底應該做什么,怎樣做,這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本質內容。其著力點是找到可以展開、能夠見效的安全文化要素。綜合成功企業的經驗和全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應突出抓好以下個重點。
(一)安全目標愿景
企業是一個團隊。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目標愿景,企業的共同目標愿景,就是把企業戰略的未來目標、使命,轉化為企業全體員工最終希望實現的圖景。具有團結人、凝聚人、激勵人的作用。安全目標愿景對煤礦安全工作須臾不可或缺,可以發揮旗幟引領、目標導航、愿景激勵的重要功能效應,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理論支點。
(二)安全理念體系
安全理念,是從本企業的實際出發,針對安全工作實際和員工素質狀況,經過反復提煉概括并精心培育塑造的安全工作靈魂,它涵蓋企業及員工對安全的認識、態度,對安全工作各個方面所必須樹立的思想觀念。
企業安全理念建立起來后,要狠抓灌輸、滲透、開發。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由少到多,逐步開展。其方法是征集、整合、醞釀、集中、提煉,最終形成具有本煤礦個性特色的安全理念。以理念導入灌輸滲透為切入點,將安全理念體系真正深入到員工的內心深處,融會到企業的實際工作中,成為員工的自覺認識,真正成為全體員工的共同價值觀,成為全體員工嶄新的心智模式和精神家園。
(三)安全聽視覺識別系統
煤礦安全聽視覺識別系統,是在安全生產要素的視聽感知信息傳播中,采用最佳辨別識別率的訴求手段,以形象而醒目的信息語言向人們表達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通過科學合理、規范統一的識別技術達到視覺聽覺沖擊力的最優效果,提高現場人員對危險及規定的認知識別和注意關切,同時也傳達出企業愿景理念等精神性的風格個性。
(四)干部走動式管理
推行走動式管理,是企業文化特別是安全文化建設的要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推行干部走動式管理,就是要求管理者從辦公室走出來到現場去,實行24小時不間斷的巡查糾錯,到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超前防范,準確指揮的能力。
(五)安全行為養成訓練
安全行為是符合現代化大生產的基本行為習慣,使全部安全工作有了可靠的作業行為支持。安全行為技能,是長期培養訓練和操作實踐鍛煉出來的。目前,全國煤礦集中開展的是12種安全行為養成訓練,其中有10種是常規安全行為,即個人安全防護裝備的安全行為養成、乘坐提升運輸設備的安全行為養成、行走站立的安全行為養成、防災避災的安全行為養成、主動了解安全信息的安全行為養成、安全確認的安全行為養成、自覺服從的安全行為養成、主動學習磨練的安全行為養成、安全作業的自我崗位描述、確保安全的自我身心調適。
(六)安全宣傳教育和安全文化氛圍
安全文化氛圍與安全宣傳教育,二者是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的。營造安全文化氛圍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對職工進行安全宣傳教育;開展聲勢浩大的和扎實細致的安全教育,必然會營造出濃郁的安全文化氛圍。某種意義上解析,它們是互為因果的統一體、同一體。安全宣傳教育和安全文化氛圍營造,要堅持做到:主題鮮明集中,切合本礦實際,明確部門職能,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群眾廣泛參與,注重實踐效果,不斷創新改進。
(七)科技投入和高標準質量標準化
安全文化只有物化到物質層面才能彰顯其活力。把人的行為規范化、現場管理的精細化、生產裝備的科技化凝結起來,形成系統的本質安全,實現由粗放型管理到集約型管理的轉化,是安全文化建設的要義所在。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出現與應用,推進了傳統產業和技術領域的安全手段和對策的進步,包括安全思想和方法,人們的安全認識進入了本質安全論階段。以本質安全化、超前預防型為主體特征的現代企業安全文化逐步形成。
(一)要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的領導。煤炭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包括安全宣傳、教育、管理、法制、經濟等方面的建設和組織措施,涉及企業黨政工團各個部門和單位,涉及千家萬戶和全體職工群眾,必須加強組織領導,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分工負責,層層落實,努力構建起安全文化管理網絡體系,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格局,發揮整體效應,推動這項工作的深入扎實開展。
(二)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安全生產全過程。思想政治工作與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交叉圓的關系。思想政治工作成為解決員工特別是后進員工思想“痼疾”,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的“聽診器”和“手術刀”;要堅持班前、班中、班后不斷線,因人、因地、因時去跟進,貫穿于安全管理的始終;要堅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共同構筑牢固的安全生產思想保障體系,為安全文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智力支持。
(三)要創建有效的安全文化機制。一個有效的安全文化機制,能夠保證安全文化建設的深入進行。一是創建安全學習機制。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和宣傳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的濃厚氛圍,使廣大職工逐步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進一步升華到“我會安全”的境界。二是創建安全管理機制。要編織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科學管理網絡,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強化現場管理,確保各項規程措施、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落到實處。三是創建安全培訓機制。要把安全培訓工作納入企業安全生產和企業發展的總體布局,統一規劃,同步推進,以培訓機構、師資力量和安全教材為重點,推進安全培訓標準化建設,建立安全培訓責任制,探索安全培訓工作的新機制,增進安全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四是研究創新機制。設立專職機構,配齊配強人員,實施課題攻關,對安全文化深入研究,搞好策劃設計、整合提煉、導入實施及成果推廣轉化等工作,并不斷研究人們在安全生產中的思想、行為變化規律,研究不同層次的職工群體對安全生產的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研究安全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手段,增強安全文化建塑的實效性,推動安全狀況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