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冀中能源邯鄲礦業集團幼兒園,河北 邯鄲 056002)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以及地域條件的變化等等因素的影響,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與孩子共處的時間變得越來越有限、越來越少,很多時候培養孩子、陪伴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祖父母身上,隔代教育也就應運而生,而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隔代教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陪伴的問題,但是也存在著很多不可回避的問題,必須要給予高度的關注。
隔代教育,是指一些年輕家長或者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為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交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
幼兒社會化主要是指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即幼兒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社會交往的技能,能夠按照社會規則行事,從而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愿望、情感和態度。
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生活當中,很多父母為了完成相應的工作,最直接的為了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需要把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日常工作和社會交往當中,對孩子成長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很悠閑;同時還要看到在當前社會中,也有一部分家長自身由于受文化素質、心智發育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必要的責任感,對孩子的成長缺少關心關注,忽視了對孩子的長久性的教育;而且還有些父母在思想上還存在以來情緒,常常是把孩子往爺爺、奶奶或者姥姥、老爺那里一放了之,自己卻對孩子成長的情況不聞不問,等等,這些因素都導致了隔代教育現象的產生。隨著我國人口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家庭把“二孩”提上了生活日程,隔代教育就成為當前社會生活當中不可逾越的一個重大問題,必須要高度重視。根據實際調查情況來看,從孩子成長的需要來看,隔代教育主要可以分成三種情況,一種是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在居住地以外的地方工作,長時間不能回家培養孩子,祖輩就成為培養孩子成長的主要力量,一種是父母雖然沒有在外地,但是由于工作壓力較大,長時間的加班,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祖輩仍然是陪伴孩子的主要力量,一種是父母有一方在家里,但是由于工作、時間等方面的原因,也缺少時間陪伴孩子,祖輩仍然承擔起了照管家庭的重任。在這樣的情況下,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就成為了陪伴孩子成長的主力軍,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據統計資料現實,在我國大部分區域,尤其是在一些城鎮,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撫養成人的,雖然減輕了父母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了一些保障,但是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凸顯,祖輩們照顧孩子的能力越來越受到限制,對孩子成長關注點大部分集中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一些簡單的生活技能,對如何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難以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且越小的孩子這種趨勢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突出。
1.轉變思想為孩子成長提供良好的基礎。之所以在隔代教育中對孩子社會性培養會產生一些問題,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在于教育理念之間的分析。作為父輩來講,接受社會新思想較多,思維也比較活躍,往往把當前社會中的一些新思想、新方法應用到孩子的教育中,但是作為祖輩來講,受過往生活實踐、社會經驗的影響,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容易陷入思維上的誤區,導致在培養孩子的時候產生較大的分歧。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就需要進行互相交流,轉變思想,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2.強化父母的責任為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創造良好條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家庭教育的任務理應由父母擔當主角。所以,年輕的父母們應該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陪孩子,父母應充分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 ,發展心理學認為,早期兒童與父母的相互作用對兒童個性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父母本身的教育水平、個性特征、社會地位等都會強烈地影響著后代。年輕的父母一定要明確: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
3.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無論是家長還是隔代家長都要改正包辦代替的思想,過度的保護不利于幼兒的發展,會讓孩子變成溫室的花朵。研究表明,從小在幼兒園長大的孩子與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在幼兒園獨自成長的孩子適應能力比較強,膽子也比較大,那些小朋友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爺爺奶奶身邊成長的孩子很粘人,也很喜歡依賴別人,就像吃飯、拿東西這樣的小事都要別人幫忙做。一旦有什么沒有順他的意,他就會撒嬌哭鬧。隔代家長一定要舍得放手,給幼兒鍛煉的機會,鼓勵幼兒自己去做自己的事,特別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不要擔心他會做不好,不經歷失敗怎么會成長。
隔代教育是隨著社會發展進步而產生的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孩子成長的實際和,在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采取方法,切不可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