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
(豐都縣保合中心校普子教學點,重慶 408200)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世紀,教育也要跟上發展的腳步,不斷形成潮流化、時代化、先進化的特征。雖然素質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但在我們基層教師看來,教學中的許多弊端依舊沒有得到很好地改善,因此要想真正達成理想化的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就必須聯合學生和教師的力量,改變“灌輸式”教學的現狀,以增強學生語文興趣為法,以創新語文教學方法為基,以實現有效教學為本。因此本人根據經驗和學習所得,總結了以下教學思路。
小學語文的基礎性特點較為明顯,這也導致了許多教師輕視小學語文教學等情況的出現。而教師要打造高效的教學課堂,首要做的就是改變這種錯誤的態度和觀點,建立起具有時代特色和人文精神的語文教學新觀點。新觀點的建立需要教師遵循“學習、運用、總結”的基本過程,科學合理的教學理論不是無中生有產生的,而是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和總結中一步步完善起來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形成善于學習和樂于借鑒的態度與方法,將優秀教師的經驗,優秀論文的觀點吸收過來,并通過實踐檢驗其正確性與發展前景,以此為背景形成屬于自己的個性化教學觀點。這樣一來,教師才能在堅持外界督促和內心反省的過程中獲得基本觀念的轉變與創新,最終形成有效的教學實踐過程。
教師做好充分的課前備課工作不僅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流暢度和內容豐富性,還能有效增強課堂講解過程中的趣味性和效率,推動課堂教學走向成功。完整的備課工作應當包括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備情緒。備學生指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學習特點,為創設學生滿意的教學氛圍做好準備。備教材要求教師在讀懂教材的基礎上做好趣解教材、新解文章的準備,挖掘語文的多樣特色。備教法則不僅需要教師明確教學過程中將會運用到的方法,還要教師明確教法運用的時機、場合、范圍,從而提升課堂講解的有效性。備情緒則要求教師始終懷著負責熱情的、平等嚴謹、親切和藹的態度開展教學,拉近師生關系,調動學生互動情緒。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好備課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有效性。
興趣是個人學習的主要驅動力,也是教師實施高效教學的基本切入點,教師要始終堅持用趣味化的教學轉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用學生高漲的學習情緒和強烈的學習欲望創造全新的教學氛圍。這樣一來,有效教學的實現才能指日可待。
怎樣的教學情境決定了學生能夠感受到怎樣的學科氛圍和學科特色,也影響著學生將會發展到怎樣的水平地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又有了更加深刻復雜的內涵,即同時滿足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創造出學生愿意學,教師樂于教的趣味化、活潑化情境。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的構建無疑是缺失或者不完整的,這種課堂環境為教學情緒的鋪墊和教學的順利展開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因此現代化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改變這一種情境創設缺失的狀況。
情境創設時,教師要始終圍繞解決如何展現語文學科特色和如何觸發學生的學習情緒這兩個問題展開。一方面,教師要盡可能構建學科化的氛圍,即將語文的特征、優勢充分展現在學生面前。例如增加課文情境劇表演、課前小故事分享、趣解中華漢字等活動,形成漢字、文化、歷史、藝術一體化教學的特色。另一方面,針對小學生創設的情境必須具備更加突出的形象性與豐富性,教師要善于將活動、工具、互動、游戲等形式引入課堂,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教師還要建立起多重感官刺激模式,構建聲、色、形綜合,動靜相結合的教學特色,引導學生發現語文學習的魅力。
問和答是課堂互動的基本形式,在傳統的問答互動中,教師占據著的是主導者的角色,學生觀點和想法的形成受著教師的深刻影響,導致學生個性化的觀點和想法難以真正形成。而隨著素質教育要求的提高,教師不僅要堅持創新問答互動的形式,更要創造出特色更加鮮明,效果更加顯著的啟發式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思維的全方位提升。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傳統的問答互動中開辟出新的形式來,盡可能做到用提問啟發學生的思維,而不是固化學生的思維。因此提問方式多樣化,答案設置多樣化,回答思路多樣化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著重關注的。其次,互動問答的形式要有所突破。教師可以開展探究學習式的活動,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避免將教師個人的思維強加于學生身上。最后,在問答互動形式之外,教師還要積極探索其他有效的啟發活動,例如人機互動、人與自然互動等,綜合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自己親身看到的、摸到的、聽到的事物印象遠遠超過教師描述的、講解的內容印象。學生用自己的身體感官感受教材中所描述的文字能夠形成更加有效的記憶,引發強烈的感情,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有效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風格,不斷提升教學的直觀性與趣味性。舉個簡單例子,在講解到陸游的《游山西村》時,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對詩歌的前兩句會存在理解困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展示一個特殊的模型,讓處在不同角度的學生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并將學生的觀察結果放在一起比較,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深刻地理解到角度不同會影響看待事物的結果這一觀點,從而提升學生的理解效率。并且這種充滿實踐趣味性的活動還能增強講解的形象性,有效調節課堂氛圍。
以上就是本人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實際以及學習和實踐之后得出的關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在整體化的教育體系中,小學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無論是為了實現教育教學的整體化發展,還是為了推動學生個人的成長和進步,教師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都是刻不容緩的任務。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抓住語文教學的核心,增強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積極性,為有效教學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