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慶
(四川省遂寧市洋渡實驗學校,四川 遂寧 629000)
眾所周知,在整個教育發展進程中,我們一直在不斷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探索。而從當前教學現狀來看,教學內容的創新具有一定的及時性、頻繁性。因為政治經濟的飛速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對于人才的要求,所以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論是基礎類學科,如語數外等,還是專業類學科,其所包含的教學內容一定程度上都要隨著時代的改變而創新,從而保證學校教育所培養出的人才在能力和素養方面都符合社會建設的需求,符合行業發展的需求。而相對于教學內容來說,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則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不僅需要投入長時間的研究,還要保證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實踐穩定性,甚至是一些教學模式不論時代怎么變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本質性的改變。就如本文中所探究的營造教學氛圍,需要建立在班授制的課堂教學模式上,而班授制則是教育長久以來所實施的,甚至是從教育萌芽時期就一直存在,并且占據主流的一種教育模式。而班授制之所以成為教學的主流組成形式,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是人的群居性,導致環境會對人的行為和思維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班授制的課堂模式會連帶性的形成教學氛圍,從而給予學生積極性的影響。二則是,班授制的教學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資源,實現較高的教學效率。而本文中所探究的內容則關系前者。
數學可以說是小學生學習過程中一門較為難學卻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因為數學知識相對更加客觀性,且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雖然小學階段對于學生思維方面的要求并不高,但相對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來說,就會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面對更大的困難,也就更容易受挫。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找對教學方法,更要從整體上在班級中形成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教學氛圍去影響學生的教學積極性,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避免學生在小學階段打不好基礎,影響到后來數學的持續性學習。那么我們應當如何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呢?以下我想結合素質教育教學體制所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談談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用到的一些教學策略和方法。
就如上文所講,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相對難學的學科,所以容易在學習一開始就打退堂鼓,那么在教學氛圍方面就會整體上呈現低迷趨勢。所以我們要想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就要先從我們自身入手,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首先,在課堂教學之前我們要做好教學內容方面的準備。因為從當前教學來看,小學階段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內容往往較為基礎,那么對教師來說也就更加簡單、直觀,所以這就導致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備課,導致課堂教學過程中知識點的展現不全面、不直觀,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不上去。所以要想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我們必須要讓學生先聽明白我們所講的內容,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想問題,去思考內容輸出的角度、難易度等,從而讓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更輕松,進而營造活躍、積極的課堂氛圍。
其次,在課堂教學之前,我們還要結合學生的需求做好課堂教學節奏、教學模式的預設。就如上文所講,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性較差,所以更加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學生的學習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所以在課堂教學之前,我們要結合我們對于學生的了解,結合對于課本上即將要講到知識點的分析,確定課堂教學節奏的快慢,每一部分使用的時間,以及課堂上我們和學生能夠用到的教學模式,產生的交流方式等等。從而讓課堂教學節奏更加有條不紊,盡可能的做好各方面的教學準備,確保課堂教學和諧、有趣的進行。
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教師選擇的知識傳輸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節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趣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啟發”作為課堂教學的關鍵原則。尤其是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我們與其說是傳輸給學生不同類型題目的解決辦法,不如說是借助不同類型的問題,來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多啟發學生,如多提問、多交流等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維,激發起學生探索的好奇心,和多思考的意識,從而營造活躍、積極的課堂。
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給予學生思維的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衍生出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模式,而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探究式教學是一種較為適合數學學科教學的教學模式。而在小學階段我們可以稍加變通,轉化為小組討論式教學,即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某一道問題進行集體的探究,我們教師可以作為“外援”,給予學生思路和解題模式方面的引導和提示,讓學生們盡可能多的依靠自身的力量解決問題,營造你追我趕,奮發向上的課堂氛圍。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我們還要從師生關系的塑造入手,創建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要豎立在學生心中的“威嚴”,這里所講的威嚴,并不是讓學生懼怕教師,而是單純從知識方面讓學生全方面的信任教師,增加教師的權威性。所以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備課,保證課堂教學的高質量,從而塑造學生心目中知識權威的形象,增加學生對于教師的敬愛度,從而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其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本著平等的原則,和學生進行日常交流。課堂上教師是知識的權威,而課下教師則可以是學生的朋友。尤其是學生在遇到學習方面的困難時,更加需要教師的肯定和鼓勵,這種平等對話的方式,更有利于加深師生感情,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而構建良好的班級教學氛圍。
總之,從我的教學實踐來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想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必須先從教師自身入手,加強專業素養,從而樹立起學生心中的威信,進而通過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保證課堂教學開展的趣味性和活躍性,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較小的難度,最終激發起學生學習的信心,形成良性的課堂教學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