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華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外國語學校,江西 九江 330304)
在小學階段閱讀和寫作是學生學習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語文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將生活化教學方式應用在閱讀、寫作能力培養中,對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將產生重要的意義。此外,在語文閱讀、寫作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將生活中的靈感與素材引入到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積累學生閱讀寫作的經驗。但是,在生活化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更多的教育人員參與到研究和改革中,不斷的完善和優化語文生活化教學模式?,F將小學語文的生活化閱讀與寫作方法等總結如下:
受到我國傳統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影響,許多教師沒有對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產生足夠的重視,一方面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對學生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由于教師缺乏強調閱讀和寫作知識的講解,使學生沒有產生足夠的重視,造成學生不斷失去閱讀與寫作的興趣。此外,許多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缺乏清晰的認識,在實際教學中沒有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通常使用較少的生活事物引入到教學中,導致語文生活化教學發展受到阻礙[1]。
目前,許多小學語文生活化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策略過于單一,而且沒有根據教學目標實施正確的生活化教學策略。出現教學策略單一的問題,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長期使用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有效的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
例如,學生在語文閱讀與寫作學習時,教師通常只是簡單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沒有深入的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素材引入到寫作中,即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使學生失去對閱讀與寫作的興趣,導致生活化教學模式無法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生活化教學中,應加強學生對生活化教學的認識,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在生活化教學中提升閱讀與寫作能力。此外,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引導者,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在轉變傳統教學思路時,應采取豐富的教學方法,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2]。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是,教師可以以“食物”為題,向學生拋出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展開深入性的調查,明確食物的由來,如:種子的由來、如何播種的,如何形成食物的,父母是如何加工做成美食的。最后將調查的結果引入到寫作中。教師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事物,鼓勵和指導學生將生活中的素材通過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一來,不僅減少學生對寫作學習的厭煩情緒,還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產生重要的意義。
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教材內容與課外內容建立起關系,達到融會貫通的作用,使學生通過課外知識不斷擴大其知識范圍。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保證正常課堂教學知識的同時,鼓勵學生增加課外語文知識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報紙、雜志等多種方式,進行課外拓展性閱讀學習,并要求學生在課外學習中交流和分享生活感受,使更多的學生通過課外學習掌握閱讀與寫作的關系[3]。例如,在課文《社戲》課文講解時,教師可根據作者對社戲的描寫,讓學生分享和交流曾經看過哪些社戲,在社戲中獲得哪些的感受等,使學生在積極的交流中產生閱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生活化教學模式融入到課題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關注生活中的素材,如植物生長、家庭聚會以及野外旅游等,這些生活中的例子,都可以作為生活素材應用到寫作中,通過寫作的形式將生活的例子呈現在作文當中,這樣一來,不僅僅所寫的文章有內涵,也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善于思考的能力[4]。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日常生活中多觀看一些當下的熱點新聞、熱點話題等,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融入到作文中。例如,教師將“生活”作為寫作題目,學生可以通過觀察生活,描寫生活中的一些動態,例如:母親在日常的生活中如何辛勤做家務的,這些都是學生通過日常生活觀察得到的。可見充分挖掘,利用生活寫作的重要性。
為使學生的寫作的內容感情豐富化,教師應指導學生將生活實際聯系到寫作中。例如,在以《秋天的味道》為題目進行寫作時,教師應首先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展現秋天景色的視頻,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師去接觸自然、感受真正的秋天,教師可以設定提問:什么是秋天,秋天的感受是怎樣的?然后組織學生建立交流小組進行討論,學生將自己感受到的秋天情感表達出來,最后學生將所表達的情感通過寫作的方式呈現出來出來,這樣一來,所寫出的文章具有豐富的情感。
總而言之,在我國小學階段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教師必須應重視對教學方式的運用,生活話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真實感知生活與知識的聯系,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梢?,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有多重要,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還能為教師今后閱讀與寫作教學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