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棟
(大連市交通口岸職業技術學校,遼寧 大連 116013)
現在我國很多學校及科研機構都在進行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的探討和研究,得出了很多研究成果,而在這些研究報告中較多地在教育政策、機構構架方面進行闡述,真正從教師與教學、培養知識與能力的角度討論德國雙元制教育及其對我國的教育可能造成的多層次影響的論述并不多見。
德國雙元制教育通常包括了兩重含義,一是基于學科的劃分,即以理論學習為主和以應用科學為主的科學學和應用技術兩種類型的教育體系,前者包括教育、法律、醫學和綜合科學的教育,后者主要是指應用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雙元制的另一重含義是指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分離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尤其在應用科學的職業教育的實踐活動和理論學習教學是分別在企業和學校進行的。
巴伐利亞職業德國底林根教師進修學院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個技術教育培訓中心,目前,他們學校的4 個實踐教學單元:木工車間、金工車間、現代制造技術教室和企業培訓實踐教室。在木工車間保留了最傳統的木工制造工藝設備,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木工加工技能,也有較先進的裝備,要求學生不僅會使用先進裝備,還要對專業較多的了解、掌握和改進加工工藝的能力對學生的實習作業也是要求完成實物;在金工車間配備有車、刨、銑、磨等機床,對學生進行鉗工和機械加工的技能訓練,這里的數控設備是完整的數控機床( 不是改裝的簡單機床,也不是最先進的數控設備),學生要完成三維立體工件的設計和塑料零件的加工制造;在現代制造技術教室配備有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的計算機軟硬件設備,學生要獨立完成規定的課程設計任務,我們看到的學生作業是:低年級完成減速箱的設計( 用AutoCAD 軟件完成設計圖紙),高年級完成柔性生產線物料轉運邏輯設計和真實電路實現( 制作電路板并現場調試);在企業培訓實踐教室創建了企業團隊實踐的模擬環境,供學生做團隊訓練,完成討論企業規劃等問題的實踐作業。
兩種教育體系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國的教育系列比較簡單,相對來講,德國的教育系列存在多次的學生分流過程。我國現存的職業教育,同我們此次考察的重點即德國的工科教育有很多可比之處:從學生學習年齡看,我國普及義務教育階段沒有針對學生能力特點的早期分流過程,中學畢業的學生具備的是適應大學教學德育系統的知識結構,初中畢業后分流到專業教育系列的學生中,尤其是各方面成熟表現比較晚,又表現出適合大學理論學習的學生,缺少適合他們的教育層次。同時,較晚的分流使得學生早期出現的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發展,進入專業教育系列后顯得相對能力欠缺,對專業教育的教學不利。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是以職業分析為導向來確定培訓專業的。當社會上出現新的職業需求時,手工業行會、學校和企業及時在理論上進行職業分析,將若干個相關的社會職業歸結為一個職業群,設置一個專業與之相對應,并通過政府機構和職業教育科學院批準,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實驗,經過論證、試驗、評估,得到有關機構批準即可交付學校實施。
他們的課程設置特別強調以職業活動為核心,以培訓技能為教學重點,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確定是以崗位技能要求為依據。
而我國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欠科學性、穩定性和廣泛的適應性,專業劃分過細,專業面過窄,不適應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就業需求,課程設計如。
和企業的聯合, 走雙元制的道路對于開展專業技術教育是有發展前景的。參考德國的經驗, 需要一個把握實踐教學環節內容的機制,并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落實的實踐技能需求的過程、提出詳細的基本方案。結合我國的國情,我們的職業教育在落實學生進企業實習的同時還要進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其重點就是真正理解“雙元制”的內涵。并制定能“能力為本位”的教學體系。
而理實一體化的特點是與實踐緊密度非常高,要求教學中要充滿大量、真實、充滿時代感的實踐內容。雖然現在很多專業專業有著成熟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群,但很多校內實驗、實習條件尚不齊全,并且我國沒有良好的政策支持,所以學校的實踐教學環節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對此我們一定要抓住歷史性機遇,完成試驗場地建設和試驗設備投入,完善實驗、實習條件,以保證理實一體化教學之用。
而由于體制的問題,我國職業院校的老師主要來源于師范類院校的學生,這些老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都很卻反,另一類老師來之于綜合類院校的畢業生,這些老師的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他們缺乏實際的技能與系統的教育理論。并且,我們國家的老師普遍缺乏企業工作經歷,缺乏實踐經驗。所以,為了滿足“雙元制”模式的教學,我們加強職業學校教師的崗位培訓工作,做到規劃、系統地提高職業院校老師的執教能力,培養出一批能勝任“雙元制”教學的“雙師型”教師。
通過對德國“雙元制”教育模式的分析,加之與我國現行教育體制的比較,我們發現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是一種可借鑒的、培養高質量人才的經驗,其中學生多次分流機制與心理學人格發展的時間過程,同時具有適合其個性差異特征的調節機制,適合不同特質條件人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