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娟
(韶關市翁源縣龍仙第三小學,廣東 韶關 512600)
新課改要求每一學科在教學中都要融入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不只擁有學科的運用能力,還要達到核心素養要求。數學教師運用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數學探究、實踐過程中掌握數學概念和其他知識點。學生提升了數學運用能力,核心素養中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要求也達到了目標。以下內容是對核心素養下的體驗式教學進行的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體驗式教學是利用學生的各種感官能力了解所有事物的感受知識。此模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客觀性的認知事物,通過利用有效的教學場景,讓學生體驗事件的發展過程,從而有所感悟和掌握。體驗式的過程可以有效的達到教學目標,所以體驗式教學模式已經被普遍運用起來。
核心素養的要求是學生能夠對學到的知識擁有實際運用的能力,實現這一目標的條件是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知識是通過累積獲得,而能力則是通過主動參與實踐得到的。數學學科要求學生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對數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達到實際運用的能力。所以,數學學習更需要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積極投入到數學實踐課程中來,最終達到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1]。
教師通過利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把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自己才是學習過程的主要掌控者并非是教師。以往的數學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在此種模式下學習的學生,接受的數學知識達不到理解,只知道結果并沒有掌握數學知識點是如何得到的,從而導致學生無法有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不到核心素養的要求。
舉例來說,在學習《圖形的運動》這部分知識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學到圖形的如何運動的知識點,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階段。為了讓學生掌握這部分的知識內容,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圖形運動時,運用的是平移還是旋轉又或是軸對稱,讓學生擁有深刻的印象。
教師在傳授這部分知識時,為了讓學生體驗圖形是如何運動的,教師可以利用帶著卷軸的畫、圓規等可以體現平移、旋轉、軸對稱運動的教具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帶卷軸的畫卷,教師把一幅畫打開,伸長至能夠看到所有畫的程度。教師尋問學生,從打開畫卷到拉至到底部,實現的是什么?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從卷軸處拉到底部實現的是平移。教師再拿出圓規,在紙上進行畫圓。教師告訴學生通過圓規的旋轉實現了圓圈的繪制,此過程體現出的是旋轉。教師傳授完后,讓學生自行運用自身擁有的物品進行平移、旋轉等活動,可以讓學生對圖形的平移和旋轉以及軸對稱運動過程深刻記憶,從而掌握此節課的知識點。
每一科學科的學習都是為了使學生能夠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核心素養要求中也需要學生達到能夠通過知識的學習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數學學科更是如此,而且數學學科與實際生活是最為密切的,學生可以從生活各處體驗到數學學科的存在,只是缺乏理性認知和系統性梳理。數學教學過程,需要引用生活實例,讓學生能夠更深刻的掌握數學知識。
教師在運用體驗式教學中,把生活實例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熟識的生活實例再現,把數學知識融入到生活實例教學,從而使學生的實際運用數學能力得到提升。這一舉措,使教材中的數學與生活中的數學緊密相聯,在學生的心里把數學與自身的生活形成一體,從而達到到了體驗式教學的目標,也完成了核心素養的要求[2]。
舉例來說,每個學生在家吃飯時,父母都會為所有參與吃飯的人發放筷子,每個人發放兩根筷子。教師可以課前準備筷子教具,在課堂教學時,把學生分為多個小組,然后輪流讓學生對小組內的學生進行分筷子。分筷子過程中,學生需要先對小組人數進行確定,然后再算出需要多少根筷子,再按每人兩根筷子進行發放。這一過程把生活實例引入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掌握數學分組和配比的知識,達到深刻掌握要求。
體驗式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核心素養的要求也是要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體驗式教學模式是讓學生體驗數學演變過程,結果是如何得到的。教師在運用體驗式教學時,對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的舉措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合作式學習,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溝通,能夠讓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體現出來,而且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了解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需要依靠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掌握數學知識點學習的目標[3]。
舉例來說,在學習《數學廣角》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同樣數量的衣服和褲子,教師要以讓前后桌的學生成為一個小組,讓他們互相探討衣服與褲子相組合,能夠組合出多少套衣服和褲子。教師提問后,讓每個小組進行探討,也可以動筆進行搭配。在一定的時間內,教師把每個小組的答案收集上來,然后再公布正確答案,然后在黑板上進行搭配組合。這一過程即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掌握數學廣角知識點,掌握運用何種方法能夠快速實現搭配組合。體驗式教學目標得到了有效完成,核心素養要求也達到了目標。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與小學體驗式教學的目標是相同的,都是為了使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得以提升。為了使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體驗式教學得到更好的運用,教師要完善自身的知識框架,形成良好的知識運用能力。才能在運用體驗式教學時,達到核心素養和體驗式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