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蘭
(南昌昌東工業區佛塔小學,江西 南昌 330012)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當前,傳統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素質教學的實施更符合新課改要求,同時可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小學數學素質教學質量依然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如何科學選擇素質教學實施方法,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我國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普遍存在過于重視學生成績,而忽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問題,這會導致學生只能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在考試中,而無法應用在日常生活問題的處理中,素質教學方法的提出對于此類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意義,在素質教學指導下,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專業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思想道德素質等多個方面。素質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可以分為以下三點:(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素質教學的應用可以讓課堂教學氛圍更為活躍,可以通過有趣的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培養學生學習態度。在素質教學中,教師應保證教學方法的嚴謹性、科學性,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3)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數學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需要學生具有一定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素質教學可以將抽象知識轉化為生活化場景,進而讓學生更為輕松地理解所學數學知識。
學生數學興趣素質的培養是高效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前提條件,對此,教師需要緊密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采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社會閱歷的教學方法,創設數學教學情境、設計數學內容,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素質[1]。小學生普遍喜歡游戲,且對一些具有新鮮感的內容具有強烈好奇心,針對此特點,教師可以對教授新知識的課堂導入環節進行科學設計。如筆者就曾在小學生規律數列的教學過程中,應用了斐波那契養兔子的故事作為課堂導入,讓學生思考通過一年的時間斐波那契會擁有多少只小兔子,以此來讓學生對數列規律知識具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得到激發,之后,筆者帶領學生利用圓點來代替兔子進行樹狀圖繪畫,以讓學生了解數列規律的本質,讓學生體會數學的魅力。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緊密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設計教學情境,并利用多樣化的問題來牽引情境,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與技能素質。在一節課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情境并非是相互獨立的,其應該具有一定聯系,讓問題包含問題、問題引發問題,以此來保證學生思維的連續性。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在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積極營造出一個思考的氛圍,對此,教師應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1)營造輕松氛圍。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對數學問題的看法,避免課堂氣氛過于嚴肅。(2)營造安靜氛圍。教師需要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基礎上調動課堂氣氛,保證學生可以進行冷靜的思考。(3)給予學生時間。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安排好學生針對問題思考的時間與表達的時間,保證學生在思考完成問題之后可以組織好自己的語言來回答問題[2]。
數學心理素質主要指的是學生數學學習的意志與態度,教師通過對數學習題予以科學設置,可以讓學生數學心理素質得到培養。在課堂習題設置中,需要保證其具有有趣性、形象性與挑戰性[3]。如筆者在數學推理的實際教學中就曾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設置了不同難度的課堂習題,如針對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筆者就會帶領他們共同思考課本中較為簡單的邏輯推理題,而針對基礎知識相對較好的學生,筆者就會讓他們思考這種推理題是否存在多種解決方法,通過這種不同難度設置的習題,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另一方面可以讓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在數學習題的練習中獲得挑戰欲,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心理素質[4]。
學生數學欣賞素質主要指的是學生可以對數學當中的公式、圖形、數字以及其他元素產生一種美的認識,可以發現數學緊密聯系生活,是構成我們這個繽紛多彩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曾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教學過程中使用了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即在數學課堂教學的前一天將微視頻發送到班級QQ群中,然后讓學生利用微視頻對平行四邊形面積相關知識點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筆者設置了相應的教學情境,并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此教學情境,即“在小溪邊有一塊整體呈平行四邊形的草地,有很多牧民在這放牛吃草,已知該草地的高為10m,底部長度約為高的一倍,每平方米的草地可以供三頭牛吃一天,那么請問這塊草地可以讓最多幾頭牛吃一天呢?”通過這種較為優美的情境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并清晰數學和農業之間具有密切聯系,同時,將平行四邊形這一抽象的圖形進行具體化處理,可以讓學生清晰數學圖形之美,了解數學圖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欣賞素質[5]。
綜上所述,通過結合學生自身特點、設計有趣教學情境、科學設置數學習題、加強數學多面聯系的主要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素質、數學技能素質、數學心理素質及數學欣賞素質,進而保證素質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質量,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