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宇
(哈爾濱天源石化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沈陽分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0)
中國園林不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更是融合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帶有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園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觀,造園者在園林中加入了建筑、植物、山石、水流等要素,運用一定的審美方法和造園方法,形成了具有高度意境美的中國園林。
中國園林提倡“崇尚自然,師法自然”的理念,中國園林在建設過程中,加入了假山、水流、亭臺樓閣等建筑、雕刻、詩畫等元素,經過造園者的精心設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園林景觀,是一種時間和空間交融的藝術,傳達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光輝。中國傳統園林的特點之一就是簡約二字,以求用簡約之形傳達出意境深遠之意,讓人徜徉其中,得到了心靈和精神的放松和舒緩。
中國古代的園林藝術之所以能夠在世界園林中獨樹一幟,是因為帶有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的深刻烙印。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主要受儒家、道家這兩個學派的深刻影響,它們所倡導的人文色彩和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無一不體現在中國園林藝術之中,可以把園林藝術看作是傳統哲學思想的縮影和概括。
儒家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有深刻地影響,園林藝術帶有傳統儒家文化的思想特征。儒家文化對園林藝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儒家文化對天與地的關系上,儒家文化認為“地載萬物,天垂象”和“取材于地,取法于天”的哲學思想,認為人類應該順應自然,而不是去對抗自然;而且儒家文化在保持自己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吸收道家的思想精華,即道生萬物的思想觀念,強調了人與自然萬物是統一而不可分割的。這些儒家思想對園林藝術有著深刻的影響,在古典園林的建設過程中,亭臺樓閣、花草樹木、奇山異石的擺放都追求一種自然和諧的理念,強調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成為了園林藝術所堅持的一個重要理念。
道家思想也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組成部分之一,在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家認為“道”是世間萬物的一切本源,是宇宙和萬物存在的根本。道家主張人要有出世的觀念,鼓勵人們與自然融合,生活在自然之中。莊子強調人應該寄情于自己理想中的山水,他的物化精神,既可以把自然賦予人的性格,也可以把人想象成自然。道家所認為的哲學思想是一種抽象的理念,它強調人應該追求心靈的安靜和精神的自由,認為人只有在完全放空的狀態下,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自然之美。道家這樣的哲學理念滲透在園林的花草樹木之中,古典園林無一不體現著道家這種悠然自在、忘卻俗世、自然逍遙的價值追求,園林藝術中表現的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便是道家思想最好的體現。
中華民族的山水文化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在與自然的改造和探索過程中,融入了無數古人的優秀智慧形成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山水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影響著園林藝術的形成。中華民族對自然一直保持著傳統和敬畏之心,與自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和歸屬感,一直以“相生相容,和諧共生”的理念來指導人與自然的關系。傳統的山水文化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產生,孔子認為“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老子認為“自然天道而無為”,后來隨著歷史的發展和進步,古人對山水文化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傳統的山水文化還衍生出了山水畫,這為園林藝術的審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山水文化強調人類要融于自然、寄情于山水,體會到山水的美感所在。在山水文化和山水畫的影響下,園林藝術的審美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私人園林小巧秀美、奇山異石、樓閣交錯等園林的設計深受山水文化的影響。可見園林藝術在審美方面是山水文化的一個代表和展示。
園林藝術是封建社會的產物,自然是帶有封建統治階級的深刻的烙印的。人類社會只有當生產力得到了充分發展時,創造了很多的物質財富,才能使一部分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追求精神上和生活上的享受。園林藝術是封建社會發展過程的產物,它是封建統治階級追求物質和精神享受的結果,可以說沒有封建統治階級追求生活質量和生活意趣的欲望,就沒有園林藝術的產生和發展。
中國的園林藝術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影響,處處表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意境和理念。古典園林不僅僅是古人居住生活的場所,也代表了古人的價值觀念和理念,這些價值觀和世界觀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哲學思想、山水文化、階級的發展都是促使園林藝術產生的根源,園林藝術深刻地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特征。園林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把它繼續保持和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