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以泉
(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景洪 666100)
(一)泛亞鐵路的內涵
泛亞鐵路(Trans-Asian Railway,TAR)是一個貫通歐亞大陸的貨運鐵路網絡。泛亞鐵路分為東、中、西三線,東線昆明一玉溪一蒙自一河口一越南河內一越南胡志明市一柬埔寨金邊一泰國曼谷一馬來西亞吉隆坡一新加坡;西線昆明一祥云一瑞麗一緬甸仰光一泰國曼谷一馬來西亞吉隆坡一新加坡。中線昆明一玉溪一普洱一景洪一磨憨一老撾萬象一泰國曼谷一馬來西亞吉隆坡一新加坡,泛亞鐵路(中線)國內玉溪到磨憨段目前屬于在建階段,玉磨鐵路將在2014年開工,完工通車后乘火車從昆明到西雙版納州僅需2.5小時,工期為5年。該段鐵路從玉溪西站接軌,經普洱市、西雙版納州景洪市至磨憨口岸,線路全長487.7公里,其中玉溪西至景洪357公里、景洪至磨憨131公里。
(二)研究背景
中國一東盟自貿區是中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也是東盟作為整體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西雙版納州地處云南對外開放的最前沿,與老撾、緬甸接壤,毗鄰泰國,是云南省邊境線最長、國家級口岸最多、離泰國最近的地方,全州現有4個國家一類口岸,60余條通道,一江連六國、素有“東方多瑙河”美譽的瀾滄江—涓公河縱貫轄區全境,是云南省16個州市中唯一能通過水、陸、空立體交通直達老撾、緬甸、泰國三國的“南大門”。
現在云南出省內交通網絡已比較完善,但與周邊國家聯系的交通線路等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泛亞鐵路全線建成尚待時日。
(三)研究的意義
中央特別為云南地區發展提出了“橋頭堡”建設的政策,“一帶一路”戰略構架下的橋頭堡建設為邊疆地區經濟穩健增長鋪設了道路。泛亞鐵路中線建成后,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導下,傣族地區通過與東南亞國家經濟往來,互相學習與借鑒,在產業升級方面達到了優勢互補,轉劣為優,能更好的發展自身的優勢產業,探索新的發展路徑。中央提出的新常態的經濟發展模式也為西雙版納州自身經濟發履方向為了指引,從借助優越的自然環境、民族特色資源的同時又要推動產業升級,結構轉型。探索綠色經濟、生態農業、養老農業等新興產業,為我國發展朝著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貢獻理想,切實做到節能減排、多元化發展,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一)泛亞鐵路構架下西雙版納州優勢產業的機遇
對西雙版納州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區位優勢。在交通上,陸路昆曼(谷)國際大通道,向北通往昆明直達內地,向南可直接到達老撾、泰國,輻射到東南亞各國。景洪國際機場輻射全國,通達東南亞主要國家。水路瀾滄江-媚公河國際航道可直接通航到老撾、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五國;泛亞鐵路(中線)建成后西雙版納州對國內和東南亞的客貨運輸能力將會大幅度提高,它將成為人流物流、商流集一體的聚集地。水、陸、空立體的交通區位優勢,使西雙版納州成為面向東南亞和南亞國際旅游區域合作中的重要樞紐。
1.橡膠產業的發展機遇
“東盟10國橡膠產量占世界天然橡膠總產量的85%以上,云南憑借與東盟國家經濟交往的地緣優勢,對于東盟各國在橡膠產業方面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西雙版納州是云南橡膠樹的主要種植基地,也是云南天然橡膠產業的龍頭,是全國第二大膠區、單產居全國之首。“橋頭堡”政策給加快內部天然橡膠產業的整合力度,推進與東盟國家的投資合作提供了動力云南農墾就已經邁開了走出去的步子,與老撾簽訂合約,開發老撾北部4省規模化250萬畝橡膠種植項目。橡膠樹除了能生產出橡膠來,它的軀體還能夠作為制作家具的良好原材料,最不濟的話也可以把它作為燃料。橡膠木不是珍貴稀缺的木材,所以其市場價格不貴,其木材生長周期短,木材成活率高,一般十年就能成材,且木材原料來源多,價格還是比較適合一般的老百姓消費。
除了日常生活使用的橡膠外,隨著家居市場的發展,橡膠木被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到了中、高檔的家具制造中,尤其是在實木家具市場中,橡膠木以其性價比和質量成為市場中的佼佼者。我國的橡膠原木質量雖然不是最優,但是價格上是占有優勢地位,泛亞鐵路中線開通以后,可以更多的考慮使用大批量、低成本的鐵路運輸來提高西雙版納州橡膠產業的競爭優勢,可以通過泛亞鐵路將我們的橡膠、橡膠木材以及橡膠木家具銷售到國外。
2.旅游業的發展機遇
泛亞鐵路中線建成以后,對西雙版納州的旅行社來說,商機無限。對于一向以旅游邊貿發展為主的西雙版納州,其旅游地產的開發亦迎來了全新時代,它有特色鮮明的亞熱帶雨林風光、邊境風情、民族特色、歷史遺產等。它是“橋頭堡”旅游資源在國內具有較強的獨特性、民族文知名度和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效益體現的載體。對于現代旅游市場,人們的需要越來越多樣化,更何況西雙版納州可以實現跨區域旅游。所以把握住現代人的旅游旅游多樣化的需求,開發國際市場就成為了西雙版納州旅游業發展的新機遇。西雙版納州有一個國家公園,七個國家4A旅游區,可謂是食、住、行、游、購、娛樣樣俱全。隨著旅游重大項目建設不斷推進,“熱帶雨林”、“和諧家園”、“避寒勝地”等旅游產業品牌都初見成效。
到2021年泛亞鐵路中線建成后,到西雙版納州的游客出行選擇不再局限于汽車或者飛機,坐火車旅游,不僅出行成本低,并且也更舒適,在火車上,還可以沿途欣賞東南亞國家的風景。便捷的交通環境可以促進西雙版納州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磨憨一一老撾磨丁跨境經濟合作去建設將為西雙版納州邊境旅游繁榮發展提供產業支持。跨境經濟合作主要以建設服務行業為主,包攬了食宿、觀光、購物等生活服務項目,這將成為雙方跨境旅游的集散地、中轉站和購物中心。截至2018年,萬達集團在西雙版納州建設了萬達國際度假區,國際知名的超五星皇冠假日酒店、世紀金源酒店、洲際酒店、華美達酒店、喜來登酒店等已經在西雙版納站穩腳跟。萬達不僅擁有主題樂園、更有用傣秀劇院,之前不曾出現在西雙版納州的多環過山車吸引了版納人的視野,從前凌亂的傣族歌舞秀節目被統一整合成了具有文化特色的“傣秀”品牌節目。告莊西雙景的建成也吸引不少外地游客甚至是國外游客到西雙版納州旅游。
3.其他產業發展的機遇
泛亞鐵路中線建成以后,我們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更短的時間獲得老撾、泰國的各種資源,同時,也可以大批量出口我國的優勢農產品和工業制品;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國外的原材料來發展我國的制造業,可以從國外進口我國相對稀少的原材料進行加工制造;泛亞鐵路開通以后對西雙版納州的經濟增長速度將會有空前的提高。對綠色產業走出去帶來極大的優勢,西雙版納州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發展綠色產業,大湄公河可以發展綠色能源產業如水力發電,景洪水電站年發電量78億千瓦時,有中小型電站80余座,發電量達28814萬度,并且有再度擴建增產的潛能。良好的生態環境也能助推養老農業的發展,生態茶園、香料、南藥等產業也可以一并列入綠色產業的發展中,使經濟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二)泛亞鐵路構架下西雙版納州優勢產業面臨的挑戰
1.橡膠價格不穩定的影響
近年來,天然橡膠產業處于一個低迷的發展階段,云南許多橡膠基地出現無人看管,被人遺棄的現象。橡膠加工企業也陷入經營困境,生產干膠的成本接近銷售價格,企業利潤大幅下滑。
2.民營橡膠種植大多缺乏科學規劃,種植普遍較密,導致長勢差,產量低。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訓,民營橡膠園普遍存在割膠技術差的現象,膠樹的平均經濟壽命只有十多年,而農墾橡膠樹經濟壽命可達三十多年,民營橡膠缺乏市場競爭力。
3.旅游產品與周邊國家的同質化競爭
泛亞鐵路中線的建成,將給西雙版納州帶來更多的游客,但同時如果和周邊國家的旅游產品同質,甚至風景、服務不如東南亞國家的情況下,這些游客僅僅是經過西雙版納州而已,并不能夠為西雙版納的旅游業注入新的活力。
4.旅游產品單一
泛亞鐵路中線的建成將會為西雙版納帶來許許多多游客,但同時也對旅游也提出新的挑戰,必須改變僅僅對旅游資源本身的有限開發、傳統的觀光旅游為主的模式,而應更加注重休閑旅游、度假旅游、會展旅游、商務旅游等多層次多角度旅游。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健全民營橡膠產業技術服務體系
應依據具體情況,采取引進或請進來、送出去的辦法培養橡膠專業技術人才,形成“上有人管,下有人具體落實”的系統管理格局,提高橡膠經濟效益。
(二)統籌優勢產業,拓展新興產業
西雙版納州在加強第一產業的同時也兼顧第三產業的發展,整合優勢產業廢除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注重品牌創新,帶動其他產業,提高監管力度,保障品牌質量,積極尋找新的產業方向。
(三)拓寬發展渠道,發展新型特色產業銷售渠道的狹窄和宣傳力度的不到位,市場上就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流的產品需要優秀的營銷、更加開放的市場才能夠走出國門公平競爭,規避由于單一銷售、發展渠道而引致被邊緣化的風險。
1.構建互聯網營銷導向的產業發展策略
2.發展特色產業、加大景點投資力度
通過以上泛亞鐵路中線對西雙版納州優勢產業優勢與劣勢分析,可以簡單總結如下。
(一)泛亞鐵路(中線)對西雙版納州優勢產業的優化升級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西雙版納州優勢產業的發展受許多因素的制約,如科學技術因素、人力資本因素和國別因素等。政府要積極改善相關因素和投資環境,只有這樣,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和提高才能成為現實;
(三)西雙版納州應著力打造自身的特色優勢產業,借助泛亞鐵路,加快自身經濟體系的優化升級,打造黃金旅游生態圈,開發“非大眾旅游”服務項目,憑借優勢產業、特色產業拓展網絡營銷的渠道,提高西雙版納州的產品質量和打響我國國產品牌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