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宏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隨著時代的發展,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的表現語言和表現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更加的多元。但是,“質感”作為油畫藝術的本體語言,不論繪畫技巧和藝術理念如何變化,都無法繞開“質感”的構建與營造。因此,認識和理解“質感”的價值,對于油畫藝術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質感,主要是指自然物像的質地帶給人的視覺感受,而這種物像表面所形成的紋理是由其物理、化學性質決定的。在油畫藝術中,作者運用技巧將不同的物像真實的表現出來,即為“質感”。在物像的認知層面,可以通過不同的屬性對其進行劃分,不同物像的輕重、軟硬、光滑度各不相同,因此,人們的視覺、觸覺、心理會因為不同物像所呈現的視覺特征而產生感覺上的變化。除此之外,光線是質感呈現的重要因素,光線的明暗、色彩、色溫直接決定了質感的表現力。
作為油畫作品主題的自然物像,不論是人物、風景,還是動物、植物,通過質感的構建形成的空間層次感,以及作品所體現的生活、文化、民族、社會等方面的內在含義,都是藝術作品審美價值的評價標準,油畫作品中的自然物像所展現出來的質感,能夠給人們帶來最直觀的視覺感受,是最能打動人心的審美特質,這是其他元素所不能替代的,油畫藝術中的“質感”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理論意義。
古典主義油畫時期,科學的發展使得人們對繪畫的理解更加的完善,開始認識到“質感”在油畫藝術中的重要性。但在古典主義油畫發展初期,油畫作品中的物體只能借助基本的色相以及輪廓來進行區分,質感的表現力相對薄弱。不過,隨著繪畫技法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利用明暗造型來使畫面呈現出凹凸感,明暗造型的大量使用將油畫作品的“質感”展現的淋漓盡致。強烈的明暗對比削弱了線的作用,增強了油畫作品的層次感,從而使得油畫作品更加真實。
現代主義油畫,首先要向觀眾傳達的是油畫作品中所描繪的物品、事物,就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而這種真實感就需要提高作品的質感來實現。油畫藝術家通過對自然物像的刻畫以及色調的渲染,使物品的外觀趨于完美,層次感更加豐富,從而將油畫作品的質感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不過,現階段一些現代主義油畫作品中的“質感”又與大眾所理解的“質感”有所不同,雖然大多數油畫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會使用實物或照片來作為參照物,但是,現代主義油畫中的“質感”并不是對自然物像的單純的復制,而是融入了畫家的情感和美學思想,并通過與加工的而形成的,它使觀眾獲得一種從視覺、觸覺到心理上的變化,認為油畫作品不僅看上去很有質感,摸起來應該也是同樣的感受。
質感在藝術作品中的表現力,它的紋理、肌理觀感,決定了質感的美學價值。質感所展現的不僅僅是自然物像的紋理、肌理,更是展示民族、社會、文化、生活的載體。油畫質感表達的原理與方法,一直是油畫藝術家們研究、探索的重點,它對油畫藝術家表達情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油畫作品中的質感美,包括了體感美、層次美、色彩美,因此,油畫藝術中的“質感”是集藝術美于一身的審美標準,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油畫藝術中的“質感”不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還具有豐富的理論意義。質感是一種視覺符號,它是油畫藝術家的情感、記憶、想象相互作用的結果,與此同時,它也被賦予了時代的意義,不同時期的油畫作品,對物像質感的構建與刻畫,為之后的民俗、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素材。質感的出現,推動了油畫技法及藝術理念的革新,只有真正理解“質感”存在的意義,才能實現繪畫技巧、藝術理念的轉化,促進情感與技巧的融合,提升油畫藝術的審美體驗。
在油畫藝術中,質感不僅僅作為技術手段,更是油畫藝術中核心的藝術要素。當很多油畫藝術家試圖傳達作品的內在感性時,就必須要借助質感這個核心的藝術要素。油畫藝術家通過反復的涂改疊壓去營造痕跡感,利用不同的繪畫因素搭建單純而又復雜的表現形式,構建最本質的繪畫語言,而這種最本質的繪畫語言就是質感。在油畫作品中,任何一處看來很隨意的處理,其實都是油畫藝術家苦心經營的細節,是為了更好展示作品表現力的質感處理。因此,雖然質感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出現在油畫藝術中,但是它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它在油畫藝術中的地位,它是油畫藝術中不可或缺的藝術要素。
油畫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不論是繪畫技巧、繪圖材料,還是作品題材、情感表達,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油畫藝術家們也從早期的臨摹,轉向了情感、思想的表達。但是油畫作為藝術作品,最重要的還是其美學價值的實現,這就使得人們必須對油畫藝術中的“質感”進行詮釋,從而獲取最好的審美體驗。隨著油畫行業的不斷發展,油畫質感表述的原理和方法會不斷地得到完善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