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華星
(玉龍縣融媒體中心,云南 玉龍 674100)
引言:在當下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正在進行悄然融合,并且有所創新。記者作為新聞機構中從事采訪和報道工作的專業人員,其對于融媒體時代來說撰寫風格以及運營模式做出改變是最大。所以,怎樣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發展趨勢下
提高自己的素養,是每位記者最應該深思的問題。
融媒體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融媒體具有傳統媒體的主流觀念、質量和影響力,又有新媒體的傳播途徑以及新穎的營銷模式。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獲取新聞的途徑是要有:電視廣播、新聞門戶網站、視頻網站以及微博等自媒體平臺四種形式。由此可見,新媒體的流量池、實時互動、網絡營銷等優勢,已經占據了媒體市場的主要位置,但這也并不是說明傳統媒體無立足之地。相反傳統媒體更能絕處逢生,由于傳統媒體多年堅持新聞質量并符合國家人民的價值觀,積累了很多忠實讀者,這是新媒體無法撼動優勢。所以,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互相融合,取長補短,發展融媒體時代的社會的必然趨勢。
融媒體時代獲得的資源比傳統媒體時代獲得的更多。只有深挖資源,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立足于融媒體時代,不被社會所淘汰。各個時代的發展都應該順應每個時代的潮流,融媒體在當下時代亦是如此。深挖資源同時也要考慮到資源對于社會的價值,一切新聞資源要以社會價值為基礎才是有意義的。融媒體時代不應該為博取大眾眼球傳播低素質、負能量的新聞。其發展趨勢必須是做優質、積極健康有意義的新聞,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社會效益。
融媒體時代的現狀是新聞水平高低不齊,雖然受眾群體年齡段不同,地域不同、知識文化水平不同等區別,但讀者對新聞的質量還是有自己的標準會衡量的。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必定是高質量的新聞才能獲得忠實讀者。低級趣味的新聞雖然可能會暫時獲得高度關注,但必定會像曇花一現,發展不了多久就會被淘汰。
現如今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為了盡快占領市場,獲得大比例市場份額,一定要革故鼎新,將新穎多樣的新聞內容呈現給用戶。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新聞的傳播形式可以通過文字、視頻等方式表現出來,給用戶多種選擇方式進行瀏覽。并且融媒體時代用戶可以參與到對新聞的反饋中去,進行實時互動,新聞互動的特點會隨之深化,使之成為融媒體時代發展的助燃器。
在融媒體時代不僅記者要重視用戶對新聞的看法還要重視用戶對新聞的貢獻。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分析: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根據用戶的需求去確定新聞價值,根據年齡、地域等不同,有所區別用戶需求,拓展新聞內容傳播的方式,用戶可以通過不同渠道獲取新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媒體更有效傳播,記者作為新聞內容的撰寫者和運營者,就應該對新聞數據敏感于常人,并且加以分析運用。在使用大數據的過程中,記者不但要提高數據對新聞的應用能力,還要對用戶評論的內容以及需求意向進行分析,調整新聞質量。
在融媒體時代中,記者的策劃能力十分重要。一方面進行新聞內容策劃,通過吸收用戶意見編輯出優質的新聞;另一方面,通過電視、網絡等渠道進行新聞傳播,使新聞得以廣泛傳播。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新聞數量數不勝數,雖然對記者有利于獲得大量新聞資源,但是新聞數量多,質量良莠不齊,難免會混淆視野,容易讓用戶抓不住重點內容。于此,一方面記者要有高度敏銳,反應迅速,在冗雜的信息中精選品質信息,明確主旨意義;另一方面,對于采訪質量要提高,主要思路要明確;此外,要加強對新聞的敏感反應,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傳播廣而快,要第一時間完成采訪,保證信息的時效性。總之,迅速就是融媒體時代發展的重點,并且有新聞質量才能占領行業市場。
由于融媒體時代信息開放性高,用戶可以進行實時互動,對于新聞傳播十分有利。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警醒,當下新聞信息魚龍混雜、難辨真假,因此新聞記者要對求證有高度要求,要有職業精神和道德操守,時刻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新聞必須要有真實性,以傳播正能量為前提,嚴格控制輿論導向性,維護社會穩定發展,大力避免虛假事件導致對社會風氣的不良影響。
融媒體時代對記者的專業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表達方式上,要不斷與時俱進,學會運用網絡新名詞,是新聞不但具有質量還帶有趣味性,更容易得到用戶的喜愛。
結束語:在融媒體時代中,融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始深入,從產品定位到市場營銷,新聞行業的發展方向一定會更加多樣、優質。身處于當下時代的記者應該積極改變自己,以新的職業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從而生產優質的時事新聞,為廣大人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