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職業技術學校,云南 曲靖 655000)
中職院校鋼琴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多更專業的人才,進入到社會滿足社會需求。而中職院校畢業生,由于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導致專業能力欠缺等原因,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不強。因此在教學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社會需求的專業型人才,對中職院校學生的培養上,結合企業需求,結合學生自身特點與學情,創建先進的教學模式,來加強對學生的培養。
我國目前各中職院校,為了更好的培養社會需求的專業型人才,在人才培養上,采取了各種校企合作的方法,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條件。中職學校校企融合教育模式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企業需求。但是在鋼琴專業,中職院校教育教學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同時,忽視了專業技能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中職院校,鋼琴教學模式更新速度慢,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應用較廣泛,教學方法主要應用口傳心授,還停留在師傅徒弟階段。在認識上亟需提高,一對一教學模式,從形式上更加顯現出了對鋼琴教學的重視程度,但是在實際上,限制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揮,也存在著鋼琴教學成本過高、師資資源浪費現象。一對一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與教學下,更多的是學生對老師表現出來的拘束,從而限制了學生對鋼琴曲的想像能力,影響曲目意境的展現、情感的流露,這對教學十分不利,使音樂教學生命力缺失,也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樂趣缺乏,使學生對鋼琴的學習成為一種負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專業發展,所以這種教學模式亟待改善。
鋼琴做為音樂學科的一門專業課程,在學習上,中職院校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注重校企間合作,使學生能夠發揮專長,與社會需求掛勾。但是在實際教學上,鋼琴的實踐教學與社會需求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中職院校學生的專業水平還有待提高,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并不多,在鋼琴演奏技能上還需要提高,甚至有的中職院校學生,雖然拿到了十級證書,但是在伴奏上卻顯出不足,或者是力不從心。
中職院校鋼琴教育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同時,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實踐教育,并發揮校企結合的教學模式的創建,使校企融合起來,為學生的就業及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對學生藝術能力的培養上,要改變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避重就輕,一對一模式中出現的系列問題,要通過一對四或一對多人來緩解,或者是納入到教學模式的改革中去。加強對鋼琴教育模式的課題研究,發揮中職院校教研組的作用,深入到鋼琴教學的課堂聽課,對鋼琴教學模式進行完善與創新研究,并通過課改不斷加以完善。在鋼琴教學上,要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教育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對鋼琴的專業學習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綜全素養,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教育學生眼光放遠,從長遠打算,在鋼琴的學習上,以提高專業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為主,以適應社會的發展為目標,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能力,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情感的發揮,也限制了情感教育,所以改變教模式,可從有利于學生情感情表現的教學方式上入手,改善教學模式,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與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用興趣帶動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興趣中學,更好的提高專業知識的學習與運用能力。
中職院校鋼琴教學模式的更新,依據新時期我國素質教育理念,教育教學中以人為本,對教學模式的創建上,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小組合作、實踐實習、演出等結合起來,創設新的教學模式,如通過實踐演出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通過課堂學習指導,或者是在課堂上實施短時間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表演天性,激發學生的情感教育,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發揮專業特長,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教學模式的創建,結合校企合作,創建新的教學模式,鋼琴教學不同于其他音樂專業的教學方式,在新的教學模式的創建上,通過教學經驗的積累,結合學生學習能動性的表現,來創建符合中職院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中職院校學生思想已經脫離了童稚,在鋼琴學習上,有著較為獨立的思想,對學習的認知程度也有新的發展,所以對學生開展新型教學模式的教學時,學生會用專業需求的眼光來看待新的教學模式的應用,所以進行鋼琴教育教學模式的改變,學生的態度是積極接受的,也能夠用旁觀的眼光審視其全理性與實用性,也會依據教學模式的應用,提出相應的見解,所以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上,通過教學方法的改變,來推動教學模式的創新。
鋼琴的教學最終目的,是為適應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良好的服務。在音樂專業鋼琴學科的專業教學上,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鋼琴專業有個正確的認識。對鋼琴專業的學習,即要加強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學習,也要加強與社會實踐的結合,運用創新教學模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教學模式創建設的契機,來加強學生的實踐鍛煉。中職院校主要是培養具有專業性的企業需求的人才,由于鋼琴專業的特殊性,在學生就業方向上,可參與到各地演出,也可以走進專業對口的鋼琴生產企業或鋼琴演奏培訓中心,也可以參與到鋼琴專業相關的各大中小型企業當中,還有一部分中職鋼琴專業人員走進幼兒園或各大中小學校門任教。所以在鋼琴專業培養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使學生參與到更多的實踐活動中去,也可以舉辦校級聯誼賽,不斷豐富中職院校學生的課余生活,也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專業技能展示的平臺。或者是與各大中小學及幼兒教育進行緊密聯系,使鋼琴教育教學工作有目的的進行教學,有的放矢,從而使畢業人員更具備專業性。
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的機會并不多,尤其是在校中職院校學生,膠離校門則無法繼續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學習,未踏出校門則沒有機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幼教職業,還有絕大部分學生沒有機會走進教育事業,從事幼兒鋼琴教育教學工作,所以加強中職院校創造機會使中職院校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是加強實踐鍛煉的有效策略。應用校企合作的機遇,發揮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優勢,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培養,使學生學有所獲,練有所提高,實踐有所應用。
鋼琴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在學科范圍內,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做為鋼琴專業教學模式在建立上,還需要遵循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創新研究。隨著我國媒體技術的發展,各大中小學校園內,應用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方法,目前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中職院校創新教學模式,可以應用媒體技術的手段,進行鋼琴教學模式的創建與改善。發揮媒體技術的優勢,在教學中利用媒體技術中的音頻、視頻資源,設計出更易于接受的教學課件,應用到鋼琴教學中去,或者是將各類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應用到課件中進行播放,曲目中的意境與展現出的情境,可通過視頻制作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在鋼琴曲中感受到鋼琴曲作者的情感流露,體會鋼琴曲中展示出的意境,這種教學效果是傳統一對一教學模式所不能比擬的。這種新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在目前和中隊院校中應用的已經很普及,在此基礎上,對教學模式的改變,將這種新的教學方法與實踐鍛煉結合起來,建立起校企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新媒體技術,在課堂上體驗到實踐的功能,可應用多媒體技術,對課件進行改進,設計出學生易于操作的,與專業知識與實踐活動相關聯的游戲,或者是實踐課堂教學體系,學生通過實踐入口,進入到模擬實踐情境中去,學生通過模擬實踐情境中的與鋼琴專業有關的各類實踐活動,進行有選擇性的訓練與練習,在教學中必能收到較好效果。應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創建出新型的實踐教學模式,使學生邊學邊用,更好的提高專業知識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
鋼琴教育專業,其就業壓力也較大,為了加強對學生的專業培養,可將升學與就業兩條途徑結合起來,以利于學生選擇,也利于學生在學習中,依據目標有計劃的進行專業學習。
中職專業學生,在專業學習上,有著不同的差別,有的同學更趨向于就業,以學習的目的是就業為最終奮斗目標,所以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側重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求,還有一部分學生更側重于提高專業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生,與升學結合起來,使這部分學生有機會升入到更專業的院校進行深造,即緩解了社會就業的壓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能力,使學生在未來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需求。
中職鋼琴教學,是一項任重道遠的艱巨任務。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導學生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誘惑,要把眼光放長遠,為未來做打算,強化專業能力與知識學習,從而成為專業強人,是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所以在教學上,應當引導學生對未來進行規劃,學校并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企業合作,為學生就業創造條件,與高等院校全作,為學生升學提供機遇,運用新媒體手段,創設新的教學情境,使專業實踐與知識學習結合起來,運用模擬手段,使學生身臨其境的進行實踐學習,更好的提高專業素養,適應社會需求,為社會提供最專業最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