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平
(安陽縣第三高級中學,河南 安陽 455000)
由于心理上的孤獨,智力上的逆反,使青春期階段的留守中學生呈現:1.性格內向,自信心不足,寂寞無聊,逆反嚴重;2.行為習慣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不講衛生,不換衣服、亂花錢,不聽大人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束;3.心煩委屈時,受欺負時不向監護人訴說,自卑孤僻,不合群甚至厭學;4.無所事事,無聊至極,惹是生非,打架,抽煙,喝酒,上網;5.道德品質不良,法制觀念淡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方向不對。
教育始于家庭,個性品質的形成,首先與家庭有關。家庭的氣氛,親人的性格,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式都會有意無意的為青少年所體驗,并有可能遷移到他們身上。留守孩子與父母的分離,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責由父母變成了其他的人,其中絕大多數是祖輩或親戚,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很多的誤區:1.祖輩覺得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照顧,十分心疼,對孩子過分溺愛,養成了孩子任性的性格;2.祖輩大多文化程度較低,在學習方面不能給孩子幫助,對孩子的管教有時難免力不從心;3.在教育方式上,他們很難和孩子暢通的交流,由于溝通障礙,對中學生的發展有很大影響;4.在親戚家的孩子,家庭環境對孩子就更加不利,站在親戚的立場上不便對孩子管束,孩子也很難在親戚家產生歸屬感,總感覺寄人籬下,容易和親戚家年紀相仿的孩子產生矛盾。
家庭監管無力,監護人教育觀念淡薄,認為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家長是沒有什么責任的。留守中學生生活缺乏親情,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意識到完整家庭和父母關懷的重要性,對家庭滿意度比較低,學習令人堪憂,心理上存在缺陷。與父母缺乏溝通交流,情緒的長期積累,影響行為,心理,人格,智力的發展。
家長長期在外,家校聯系脫節,學校孤軍奮戰,達不到理想效果。中學生成績差,心理脆弱,教師待遇差,教學不易出成績,很難產生職業自豪感。現代社會學校與教師面前有諸多條條框框,放不開手腳。社會上傷害教師的事件時有發生,嚴重挫傷教師的工作熱情,沒有人愿意當班主任,不愿意批評學生,也不敢大膽的管學生。留守學生覺得學習無用,浪費時間,從而打消學習積極性。
學校周邊,到處都是黑網吧、游戲廳,進出網吧、游戲廳很自由。手機、電腦的普及,幾乎每個學生都有手機,隨時可以上網,不僅占用了學習時間,而且網絡上的各種不健康東西,擠占了學生的精神領地。
父母應該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不能以犧牲孩子的成長來換取眼前暫時的利益。首先,建議家長外出打工,要慎重,出外掙錢與培養子女的關系要搞好。其次,重視監護人的選定,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交流方式,溝通時間合理分配,最好是能做到每星期或者半個月交流一次,溝通內容上不能只談學習,其它方面也應該詢問。再次,老人不要包攬家務,使孩子失去鍛煉的機會。最后,不能金錢彌補親情,用物質全部滿足代替對孩子的全面教育。
首先,建立健全留守學生的個人檔案,把外出務工的留守中學生的家庭情況作為重點,建立專門的檔案,將留守原因,留守監護人姓名,職業,文化程度,身體狀況及聯系方式一一詳細登記,并且每月將學生在校表現向家長通報,平時有什么情況也及時用電話聯系溝通。
其次,加強與留守中學生父母的交流與溝通,向家長講述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向家長公布學校領導,班主任和各任課教師聯系電話,通過下發《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告學生家長安全責任書》 《防溺水安全責任書》等形式,向學生家長匯報學校的工作情況和學生的學習狀況。再次,實時開展家長會,同時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與家長交流,探討家校攜手,要求家長盡量抽時間與孩子相處,與孩子談心交流感情,讓學生體驗有家有愛的感覺,同時能做到多打電話聯系,多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了解孩子思想變化情況以及學習情況,利用打工淡季,多回家看看。
政府加大投入,使家長不用出遠門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提高教師待遇,讓教師有職業自豪感和使命感,樂于教學,樂于管理。
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