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美蓉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實驗小學,湖南 永州 425400)
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日趨成熟,信息化技術也被廣泛地運用到了教育領域中,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幼兒教育教學中,不但能夠讓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情境中學習知識,快樂成長,還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培養探索精神,擴展幼兒的思維空間。那么要怎么樣才能夠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幼兒教育教學中,并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就成為當前廣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通常情況下,幼兒教學的課程主要由社會、科學、語言、健康、藝術等方面構成,每個課程既相互滲透,又都有著獨立的發展與教育方向。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必須要針對內容來選擇相應的教學媒體。
為了能夠提高幼兒教育教學的質量,幼兒園應當要構建:校園網、校園廣播站等等,通過這些不同的平臺來幫助幼兒的生活與學習變得更加豐富。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平臺設置一些有趣的游戲或者活動,比如說可以利用校園廣播來每幼兒播放音樂,或者向幼兒播一些童話、科普等等內容,也可以在園內設置一些專欄。將信息技術的優勢融入到幼兒教育教學中,為幼兒構建良好的文化氛圍,不但可以幫助強化幼兒的素養,還能夠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學習與成長。
由于幼兒的注意力不是穩定的,易受感情支配,很容易分散。信息技術教學形式多樣、聲像結合、色彩鮮艷、表現力豐富,可極大地調動幼兒的注意力。
幼兒教育需要教師與家長共同努力,兩者的溝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根據信息技術建立互聯網上的交流,將幼兒在校學習狀況用照片或視頻的形式發送給家長,這樣可以更及時的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學校的情況。
幼兒思維方式決定了他對于具體、形象的內容比較敏感,教材的掛圖貼絨教具是一個靜止的畫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了現代化教育媒體,可以變原來較為生疏、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化為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教學軟件。
互聯網中的資源種類豐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在為幼兒講授中華傳統美德時,為其播放這一系列動畫,將幼兒難以理解的內容以一種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表現出,并加深了印象。
心理學研究指出,任何能進入記憶的信息必須首先在大腦中形成短時記憶,然后轉入記憶儲存形成長期記憶。在一般情況下,記憶力強的幼兒短時記憶成績都好。
在新生入園的時候,幼兒都會有依戀的情緒,哭鬧是很正常的現象。這個時候教師就會按照幼兒的不同表現,利用照相機或者電視機以及一些現代化的教育設備,來幫助幼兒排解心里的緊張與壓力。比如說當有新生入園時,一些幼兒哭鬧不停,教師就可以播放《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教師教學用書》中的曲子“我上幼兒園”這首歌,來轉移孩子們的緊張感與注意力,幫助孩子穩定情緒。隨后老師向幼兒提問:“小寶貝,你看看老師這里有什么好玩的嗎? 那我們一起聽好聽的歌,你說好不好呀? ”“小寶貝,你看老師這里有一部好看的動畫,要不要跟老師一起來,好不好呀? ”“寶寶,老師要來給最聽話的小朋友拍照片,來,我們看看誰是最聽話,最乖的寶寶。”“哇,寶寶真聽話,還會拼積木啊,真歷害!來,我們一起拍張照片吧,哇,真好看!”這個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并且擺好姿勢等著拍照呢。
通過信息技術信息教學,就可以為幼兒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幫助幼兒快速地進入到情境當中,激發幼兒的潛力。比如說在教學主題五“圖形寶寶”中的“貓捉老鼠”這首歌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設備,播放貓與老鼠的動畫片,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情境中后,教師再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兩個大組,一組同學扮演貓,一組同學扮演老鼠,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讓幼兒在歌曲的學習當中體會到快樂,還能夠通過可愛的動畫視頻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這對于擴展幼兒的思維空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許多家長將孩子交由祖輩照顧,但是這些家長又迫切地希望能夠與教師交流孩子的問題。而通過 QQ、微信以及學前教育管理平臺,就能夠輕松地實現“家校互動 ”的目的 ,而且還能夠即時地了解到孩子的情況 ,以及飲食活動等等,教師與家長也能夠即時交流、互動,讓家長對幼兒園以及自己孩子的情況有一個更直觀、正確的了解。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家園共育的方式,不但能夠激發家長的主人翁意識,并培養家長的合作態度,可謂是一舉多得。
通過實踐,我們都體會到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幼兒教育教學,能讓幼兒對枯燥、抽象的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能讓幼兒對感知的事物、現象、數學概念等進行積極地思考、操作、比較,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發展孩子的創造性。可使幼兒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學得靈活。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對于幼兒教學教育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