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剛
(平頂山天安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工程處,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十九大以后,高壓的反腐態勢,越來越強勁的“打虎拍蠅”節奏,讓人深刻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十八大以來,在中央堅決懲治腐敗的高壓氛圍下,一只只“老虎”被打落,大快人心,然而,相比于“老虎”,“蒼蠅”雖小,但由于距離群眾近,群眾更反感、更痛恨。國有企業中發生在職工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直接侵害職工群眾利益,嚴重影響黨群干群關系,損害黨的形象,與黨的性質和宗旨水火不容。因此,整治和糾正勘探工程處職工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意義深遠,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對這一問題的調查和思考,結合勘探工程處實際,淺談一下粗略看法和應對之策。
(一)利益侵占,損公肥私。國有企業里個別干部利用職務之便,沾點小便宜,“私家”用的東西,企業倉庫中有,則以“公家”用為名開個領料單去提,倉庫中沒有,在外處買來,開成和庫中一樣名稱的東西,拿發票報銷,在“實惠、便宜”的“滋養”下瘋長,快速的蔓延。
(二)吃拿卡要,以權謀私。國有企業行政管理部門里一些干部,衙門作風盛行、效率低下、辦事拖拉,利用掌握的職權“吃、拿、卡、要”,刁難職工群眾,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在職工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
(三)在崗不為,慵懶怠工。一些干部面上“朝九晚五”遵守考勤紀律,但是“在崗卻不在狀態,在位卻不在謀事”,工作上的事情躲躲閃閃,不推不動,甚至推而不動;也存在一些老同志自認為“船到碼頭車到站”,習慣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一)割裂了企業黨群、干群關系。企業是個“大家庭”,這些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完全暴露在職工的眾目睽睽之下,針對身邊的小腐敗,職工怕崗位遇卡而敢怒不敢言,但心底里、骨子中把這些帳都記在黨員、干部的頭上,不正之風嚴重喪失了黨員干部在職工群眾中的威信,損害了黨的形象。
(二)使職工的人生觀、價值觀等發生偏向。職工群眾對小腐敗從剛開始的看不慣到慢慢的習以為常,甚至有些群眾爭先向“有油水”的部門調動,認為在企業好好干,不如拉關系、找路子,這樣的行為將逐步蠶食優秀的企業文化,阻礙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三)損害了企業利益和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李克強總理曾經說過“身在崗位不作為、拿著俸祿不干事,庸政懶政怠政,也是一種腐敗!” 庸懶怠行為與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相違背,不但損害了企業利益,對其他職工群眾也產生不良影響,群眾很不滿意。一些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工作的員工眼看著工作能力不如自己的同事因為拉關系得到職務升遷,而自己只能原地踏步,慢慢地也會變得消極懈怠。
(四)極易演變為更大的腐敗。“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職工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雖“小”,但危害很大。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小”腐敗不下大工夫整治,積淀到一定程度便會釀成“大”腐敗,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直接危害企業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成效。
一是基層干部廉潔意識還有待強化。企業基層干部偏重業務工作,對黨紀法規學習不夠,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認識不到位,政治理論水平欠缺,法紀意識淡薄,工作規范性不高,接受監督的自覺性不夠,自我約束意識不強。
二是監督合力不夠。職工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對權力的有力監督和制約。一是上級監督滯后;二是同級監督弱化;三是群眾監督軟化。
三是監督執紀問責力度不夠。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大多數程度較輕,在處理時基于保護干部的目的,一般處理也較輕,震懾力不夠,導致違紀成本較低,造成有的干部認為只要不出大問題,對自己也沒有多大的影響,造成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影響了法紀的公信力。
四是落實“兩個責任”不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存在重業務輕黨建的問題,認為只要集中精力搞經營,一心一意謀發展,企業效益上去了就是政績,卻忘了“抓好黨建才是最大的政績”,致使在履行“主體責任”、“監督責任”時存在有但不堅的問題。
加強企業黨風廉政建設,解決職工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干凈清明的企業發展環境,才能確保企業經濟的穩定發展。針對新形勢下如何解決職工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促進企業穩定發展提出建議如下:
一是加強警示教育,筑牢廉潔履職思想根基。針對職工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勘探工程處提升黨風廉政建設質量,建立完善并落實基層干部黨性黨風黨紀和法律法規教育制度,認真落實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兩個責任”,以“釘釘子”精神推動管黨治黨責任落實落地。加強廉潔履職教育,加大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力度,深化以案促改,組織開展廉政黨課、黨章黨規黨紀知識測試等活動,注重節點教育,發送廉政祝福短信,提高黨員干部的法紀意識和廉潔從業的自覺性,通過教育引導基層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不斷增強黨性觀念和法治意識,營造崇廉尚廉、風清氣正良好氛圍。
二是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健全和完善“三重一大”決策、重大決策失誤責任追究等制度,堅持述職述廉、民主評議、談心談話等制度,注重抓早抓小抓預防,多做咬耳扯袖、防偏糾錯的工作,把嚴明紀律體現到對黨員干部日常監督管理中,使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積極推進民主決策,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通過反腐倡廉制度體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保障機制。
三是暢通監督渠道,強化有效監督。一方面勘探工程處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和改進監督檢查工作,拓寬監督渠道,抓住監督關鍵,圍繞勘探工程處處改革發展、重大決策部署、各項規章制度的決策、執行等重點環節,人財物管理等重點部位,開展大額資金經費使用、帶帽工資等專項治理檢查,嚴肅查處物資采購、獎金、工資分配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違法違紀行為。另一方面要完善信訪舉報電話、郵箱等民意訴求表達渠道,方便職工群眾投訴和舉報,引導職工群眾依法有序地參與反腐倡廉建設。
四是嚴肅監督執紀,堅決查處職工群眾身邊的腐敗行為。加強勘探工程處紀檢監察部門和干部隊伍建設,為切實解決好發生在職工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提供組織保證。建立健全對基層黨員干部的廉政談話提醒機制,加強對勘探工程處基層黨支部和黨員干部遵章守紀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黨員干部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手軟、決不姑息,對典型問題予以通報曝光,強化震懾效果。
五是落實“兩個責任”,嚴格責任追究。勘探工程處黨委要把解決職工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作為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重要內容,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強化責任擔當。勘探工程處紀檢監察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責任,把紀律挺在前面,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把職工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列入紀律審查的重點,以全面從嚴治黨成果取信于民。對嚴重違法違紀行為,要開展“一案雙查”,嚴肅追究問責,不僅要追究直接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不僅要追究主體責任,還要追究監督責任。
總之,解決職工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持續加強企業黨風廉政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重大政治任務。只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堅定信心,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努力建立起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新機制,才能在一定時期內從根本上鏟除滋生腐敗問題的土壤,從而取得企業黨風廉政建設的新成效,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