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青島市即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山東 青島 266200)
現階段,企業的基本養老基金項目發展遲緩,而且退休人員逐年遞增、待遇水平逐漸提升,所需要的養老費用支出也隨之增加,導致的弊端是結余數量變少,基金的保障性越發減弱。所以,養老保險制度應在新時期獲得完善和調整,在傳統機制的基礎上強化管理、提升效率,滿足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
所謂企業保險,即是國家通過法律法規嚴令規定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對象為失業、生育、年老、工傷、患病的勞動人員,方法是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企業養老保險屬于其中的一種,單位承擔大部分保險費用,個人承擔少部分保險費用,在繳納滿十五年勞動者退休后可享受相關待遇:其一,領取每月養老金至死亡;其二,當養老金調整時享受相應待遇;其三,可享受社會化管理;其四,死亡待遇。
制度運行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保費增長遲緩。由于受到全球經濟影響,加之環境保護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重點話題,企業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動能不足自然繳費水平不高。在保費增長遲緩的形勢下,社保機構開始擴大征繳范圍,加強監管力度,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支付壓力,二者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加深[1]。
其次,支出增長迅速。雖然基金支出逐漸遞增,但是仍然達不到群眾的需求水平,滿足感缺失。尤其新時代環境下,市場經濟發展迅速,物價的提升導致基金貶值速度較快,退休員工難以滿足現狀,部分企業退休者認為福利待遇應調整到事業單位水平。
最后,增量持續減少。養老基金的支持力不強,諸多問題都影響了增量的提升,各地方機構也開始落實調整對策,調整待遇,但是上調福利也會造成基金負擔的加重,調整空間提前受到透支,影響了以后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新時代企業養老保險的發展現狀,能推斷出其問題主要體現在收支、防范等層面。具體而言,首先保險制度不夠完善,仍需進一步有效落實;其次社保經辦機制有待強化,應切合實際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服務質量有待提升,目的是確保群眾的滿足感。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社保體系應從城鄉統籌規劃和全民覆蓋的角度出發,加強權責分配,完善保障制度,形成可持續運行的基本養老體系。因此,養老制度在設計環節就應從實際出發,結合群眾的本質要求和生活功能,加強調度和管理。科學的社保機制應確保繳費金額基數和繳稅率之間建立良好的控制關系,社保機構應加強管理,約束單位與個人二者的繳稅行為,優化收支結構。
養老保險制度中的各項福利待遇應得到形式和內容上統一,包括的內容有覆蓋范圍、調整方案、項目實際、標準制度、領取項目等,運用統籌規劃的方法確保全國范圍的統一管理和集中調整,將基金運行風險盡可能降到最低。應發揮基金互相接濟功能,完善監管制度,將基本制度作為主要落實項目,以“十九大”報告理念為指引,將制度貫穿到經辦環節,確保企業和員工積極參與到繳稅中。為打破退休收入的局限性,促進形式的多元化發展,企業應拓展產品形式,完善優惠政策,試行遞延型產品,待遇高且實效性強,有效提高養老質量[2]。
新時代,市場經濟和社會形式都發生了轉變,所以社保機制也應審時度勢,獲得創新性發展。首先,國家層面應建立統一監管經辦機構,通過社保的統籌管理推動機制的落實和運行。例如,稅收部門負責保險費用的收取和管理,當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稅改時,統一機構較容易落實和完善。其次,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各行各業的進步,主要體現在其具有信息傳遞的時效性,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雙重局限性,完成信息的共享和利用。企業養老保險的優化也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構建基金管理系統,通過機構與機構、部門與部門、上級與下級之間的數據共享掌握基金利用水平和發展趨勢,推動互聯網建設,健全經辦機制,確保制度的規范化管理。最后,經辦機構可利用互聯網進行業務往來,拓寬工作區域,利用線上和線下的經辦流程形成完備的體系,促進社保經辦的規范化發展。
企業養老保險的最終目的是為勞動者謀取福利,所以應提高服務質量,從群眾的角度出發,將“以人為本”作為工作核心,向群眾美好生活的方向而努力奮斗。社保經辦單位應確定統一名稱,實現部門的規范化配置,推動服務模式的多樣化轉變,如通過網絡渠道開展線上辦理,群眾可以隨時隨地享受經辦服務。計算機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能將用戶的信息采集、整理、歸納、分析并應用,相關單位應加強網絡管理,規范操作流程,優化網絡環境,避免安全風險影響用戶信息的完整性。經辦機構應將責任分化到個人,落實限時辦結制、一次告知制、首問負責制等方案,將主題工作具體施行。社會保障卡福利是滿足群眾切身利益的項目,應加強宣傳和拓展,優化信息查詢、就醫診斷、發放待遇等工作流程,優化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群眾滿足感。此外,還要設立群眾反饋信箱,將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綜合分析,為經辦服務的改進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網絡渠道也要明確相關投訴信息,包括電話、郵箱等,提高服務水平。群眾還可以通過網絡渠道咨詢養老保險相關信息,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
結論:總而言之,企業養老保險是站在職工的角度上,為人民謀取福利的項目,在新的時代環境下,養老保險也應順應時代發展,在傳統制度的基礎上獲得創新和進步,從制度、經辦手段以及服務質量的角度出發強化養老保險項目建設,將基本養老制度具體落實到位,切實為群眾謀取利益,增強人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