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姝
(江蘇省淮州中學,江蘇 淮安 223300)
幾周前,一位盡職的醫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她在承受了過多的輿論壓力后自殺。原因是她與丈夫游泳時,一位孩子對她的丈夫做出了侮辱性的動作,經多次警告,該孩子依舊肆無忌憚,行為十分惡劣,該醫生忍無可忍便打了那孩子一巴掌,隨即孩子的家長不問原因便沖上來罵人,事后此事便被有人剪成“某醫生仗勢欺人,泳池中毆打幼童”的視頻傳到了網上。一時間評論無數,這時,我們的充滿了“正義感”的“鍵盤俠”們出場了,諸如“身為醫生做這種下流的事┄┄”、“該被撤職”、“全家遭殃”等惡毒的話語,愈來愈烈,一度成為熱搜。最終該醫生承受不了輿論的壓力而自殺,以死謝天下。
但鬧劇遠沒有停止,該醫生自殺的消息傳出后,“鍵盤俠”們紛紛倒戈去“討伐”另幾位當事人──那個孩子及其母親。甚至有人將孩子一家全都“人肉”出來,揚言要一天一個電話騷擾,讓他們受到良心的譴責,于是網上又是一片罵聲┄┄。我不懂為何“鍵盤俠”們連一個孩子也不放過?
我突然想到了《悲傷逆流成河》中的一句話“你們從來沒殺過人,但你們都是兇手!”不明真相的人們,充滿惡意的評論,導致這位醫生吃下五百片安眠藥,她終于解脫了。
又像是人們的指責推動了《少女與禿鷲》的作者凱文﹒卡特的自殺一樣,輿論真的可以“吃人”。
“你們的雙手從未沾上鮮血,可你們卻殺人無數。”那些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的“鍵盤俠”們,這不是“俠”,是“瞎”,收起你們自以為是的嘴臉,還網絡世界一片清凈,留給大家一片凈土,還死者一份安寧。
為什么現在看客數量如此龐大?他們不分對象不問緣由地去攻擊、傷害別人?
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是“從眾”。開始可能只是幾個人在罵,后來越來越多的人跟進,往往形成“一邊倒”的現象。
最近,一女演員要做媽媽了,這本是一個令人溫暖的消息,卻變味了,許多人在網上開始對她人身攻擊,說什么“終于攀上高枝”、“奉子成婚”┄┄他們這樣攻擊一位孕婦,是何居心?能襯托出自己有多高尚似的。
當某著名演員被傳已死亡,這位老藝術家面對“鍵盤俠”們冷嘲熱諷也只能無語,娛樂至死的看客們總想著各種方法嘩眾取寵,博取流量。
“鍵盤俠”們產生的原因,說到底是一種精神上的缺失,是心靈的匱乏,典型的娛樂至死。他們沒有理性分析的思維能力,他們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批判別人,他們最無辜,也是最殘忍。
個人在群體的影響下,思想與感覺中道德約束與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沖動、幼稚行為和犯罪傾向的回歸,是社會的倒退。
他們就像魯迅先生筆下的“幫閑”一樣麻木愚昧。現代文明讓所謂的“智者”沾染了一身的壞毛病,是不同時期的同一類人。流言是洪水猛獸,眼前的善意尤其珍貴。
《圍城》中有一句話:“流言這東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蘊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惡意,比流產更能讓人心力憔悴。”所以,在這個言論自由的時代,希望你我都能保持一份善良。不談不提不言不論不傳不信,便是“路人”責職之所在。流言止于智者,每個人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反觀當今社會,現實令人痛心,女學生跳樓案,底下一片看客,不是勸說安撫,而是大喊:“快跳啊!怎么還不跳!”他們的看熱鬧,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導致十八歲的少女從商場八樓跳下,只剩一片喧囂和消防員的痛苦嗚咽┄┄
不僅是在社會上,在我們身邊也不乏有這樣的例子。現在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某校一女生在大庭廣眾之下讓另一女生跪下,并扇她耳光還把打人的視頻放到了網上,周圍圍觀的同學沒有人制止,任憑被打女生的尊嚴被一點點地撕碎,被狠狠踐踏。甚至許多人在看了視頻后紛紛叫好,認為十分炫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中的“看客”們的下場又是如何?
弱小的求饒聲在偌大城市中幾不可聞,當清白者終于屈膝伏身,對于“看客”們來說,只要動動唇舌,來享受那種評論別人的優越感。
看客心理普遍存在于人們的內心,實質是一種消極情緒,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如貧富懸殊過大常會導致“看熱鬧不怕事大”的社會現象,這種消極情緒一旦成為社會常態,那么人與人之間就會只有冷漠,就會影響社會安定與人際關系的和諧。如何讓這種消極情緒逐步消失,取而代之以積極情緒呢?
希望政府首先在社會上倡導社會公益活動,多樹立“正義”典型,讓全社會都能在那種“互助互愛”的氛圍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其次政府應加大立法進度,對于道德不能約束的領域用法律來約束,對于網絡“鍵盤俠”以訛傳訛的事件用法律法規來制裁,進一步消除人們“法不責眾”的心理。
再次各媒體應更多地報道反應“正能量”的事件,用社會正面情緒對網絡言論進行衡量。
最后,各級各類學校應加強每個同學的人格教育,使每個人都能具備積極向上、樂于助人的人格品質。
我想通過政府、社會、個人的努力,這個社會一定會多一些善意,多一點溫暖,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惡意揣測,盲目攻擊。愿每個人都會被善待,在溫暖中享受余生的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