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葉
(湖南省隆回縣荷香橋鎮中心小學,湖南 邵陽 422000)
自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社會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教育行業也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情況良好,我國的教育行業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傳統的教育行業中,“學習成績”是檢驗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但是隨著教育行業的發展和完善,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規定,要以綜合素質能力作為學生的能力考評制度。所以在此基礎下,就必須將綜合能力培養融入到日常的教學課堂中,讓學生在學習理論數學知識的同時加強其綜合素質的培養力度。
小學作為學生正式接觸知識的第一個時期,在這個階段能否給小學生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對于小學生未來的學習而言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在這個階段,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從綜合素質的角度來對學生進行培養,并且以新課程標準為基礎,對教學手法大膽創新,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價值觀念。除此之外,在針對學生進行綜合培養的過程中,也要將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人性格和學習能力來進行教學。事實上,數學課對于小學生而言,較為枯燥難懂,小學生由于理解能力較差,所以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較為吃力,所以教師必須針對此類問題,加強分層次教學的手法,來幫助小學生進行理解。
關于非成績因素的培養,從字面意義上可以看出,在現階段新課程標準下,學習成績已經不能成為表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唯一標準。所以這也恰恰證明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加注重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并找到每個學生身上不同的優點并加以挖掘和培養,通過這種方式來為學生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塑造一個良好積極的心態基礎。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建立較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后續的教學工作而言也是十分有幫助的,通過幫助學生進行分組合作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團結學習的主觀性和積極性,這對于數學教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數學教學也應該以此為基礎,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融入素質教育的培養,推進“綜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腳步。
事實上,在經濟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更加需要的是具有綜合素質的綜合性人才。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必須從小學開始就擁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而數學又是一門及其需要邏輯能力的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必須針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提升他們的相應綜合素質。
數學作為小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基礎課程,與其他的課程是有著一定聯系的,所以教師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從小學數學的實用性進行講解,對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不能單單從知識的傳授來進行,而是要從綜合的角度來進行學生學習能力的引導。教師可以通過安排教學任務的方式來進行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他們的思維擴展能力,通過創新的方式來探索全新的數學知識。
通常情況下較為常見的數學思維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技巧為主的思維模式;其次是宏觀性的思維模式;最后則是邏輯性的思維模式。對于數學教學而言,其最終的目標在于讓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的基礎上,能將所學到的知識與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結合,從而達到數學的實用性。所以教師在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中,也要從綜合素質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應用能力。
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學會廣博的專業知識,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發散性思維,提高創新能力。所以,對學生的教育也不能僅限于知識教育,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內心健康。而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普遍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學習興趣的動力;第二,良好的意志品質。這也意味著一方面,教師通過接受數學領域的成果以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來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教師通過不斷地訓練,刺激學生養成愛思考、勤動腦的好習慣,提高創新能力。
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往往不是憑借單一的數學知識就能解決的,往往需要借助很多學科的知識進行解決。而數學作為一門學生從小就學習的課程,與其他課程息息相關,并結合了歷史、生物、政治、化學等知識,具有綜合性較強的特點。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發揮這一特點,在講解時注重與其他課程的相關點,提高學生知識遷移與應用能力,學會解決生活中遇見的難題。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在學習中的交流、邏輯思維的訓練以及解決數學問題的實際能力都離不開數學語言的應用。由此不難看出,數學語言對學生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語言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并帶著實際疑問進入課堂。如此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最終形成專屬的數學思維模式。
在時代飛速發展今天,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新時代的人才不僅僅要擁有廣博的知識面、良好的心理素質,更要擁有創新能力以及高超的應急能力。俗話說:“老師是一盞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道路”由此不難看出教師對學生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必須提高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視性,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力求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學有所得,成為時代需要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