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發強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學,河南 林州 456550)
隨著教學理論的發展,傳統的教學逐漸顯現出越來越多的不足之處,現代教學理論要求教師要教學生如何去學習的方法比學習本身更重要,那么向學生提出的問題就要下番心思,既要展現出知識的重點,又要讓學生從學習中領悟出學習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在課堂中,老師可以嚴謹的設計出在哪個環節提出問題,提怎樣的問題,如何提問等,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關鍵點,解決困難,還能開拓學生思維探索的能力。下面我們主要探討下適時提問在數學課堂中的運用。
在數學教學中,改變以前總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常態,因為現在的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有厭學的情緒,那是因為學生沒有真正的喜歡學習,真正的融入其中,要想改變這種不良的學習現狀,我們需要杜藝術學課堂進行有效的改革,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自己積極主動的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去探索問題的過程。因為學生們的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問才能啟發學生探索思考的過程。不論探索的結果怎樣,重在思考參與的過程,讓學生實現做課堂的主人,自然就會有興趣融入其中,并為其貢獻出自己的方法和思路,這對啟發學生拓寬思路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應該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去探索新的知識,而不是一味的由老師來提題,這樣才能真正的培養出人才,而不是單純的提出問題與回答問題。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現在的學生大多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厭學的現狀,我們提出了讓學生在新課程學習之前自己設定問題并找尋答案的過程,目的在于讓學生積極參與提問與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提出疑問,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也應該讓學生去探索和研究問題,給他們充分發揮的自由空間,但自己也有對課堂的掌控能力。從而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比如在數學教學中有些問題設計的不夠合理,就難以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偏離了教學的主要任務。有一些老師設計的問題缺少啟發性,只是單純地問與答,雖然以師生的互動組成,表面上看學生積極參與活躍課堂,但卻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完成計劃規定的教學任務。
以學習目標為導向。
①為了提出問題的目的,教師應該全面分析課程應該完成的目標,并從每個目標尋找正確的方法,多方面考慮來設計問題。
②在準備課程時,教師會仔細地將問題引導到教學的關鍵點,思考的探究點和理解的難度方面來考慮。
③問題的設計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要求,既要吸引也要有所領悟。
高效率問題具有促進學生拓展創新的思維能力,提高信息交流效率,大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性課堂。
首先,提問要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出不同的問題。在提問時,老師應該照顧到所有學生,讓他們都有主人翁的意識。覺得老師對自己的關注,使他不得不轉系并積極的投入其中。
其次,提問也要分層設疑,一堂成功的數學課堂設計的問題應該基于優秀,中等和貧困學生的多方面的考慮,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學習到新的知識。 然而,在課堂上,我們發現有些老師根本沒有做到這一點,有一種教和學不一致的現象:老師設計的學習內容,一些優秀的學生可以輕松學會,而中后期的學生可能什么都沒學到。
為了達到教學統一的目的,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區別對待對應不同的要求,來確保設計問題的可行性。設計的問題分類交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有事可做,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完成自己的任務并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雖然是設疑已經廣泛地運用于課堂中,但是仍有許多老師使用不當使用有偏差,使得效果大打折扣。
適時“提出問題”的幾點要求:既不能偏離學習目標,又得根據目標有針對性的設計問題。也不能只是單純的提問,而缺少有梯度有層次的提問。當然也不能缺少針對性提出問題,必須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而論。也不能只注重設計問題,從而忽略學生,還應以學生為主體的提出問題。 巧妙合理的提問,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能夠專注于課堂,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從而實現有效課堂。
總之,在課堂中適時的提出問題可以讓學生很好的參與課堂中來,拓寬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我們的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從而大大提升了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