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裕祥
(宿遷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江蘇 宿遷 223800)
隨著社會進步,我國的建筑行業獲得了飛速發展。建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包括鋼筋、水泥、混凝土、瓷磚等多種類型,每一種建材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過對不同性能與種類建材的使用,使得建筑工程的質量能夠達到要求。如果建材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不僅會使得建筑工程的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會引發安全事故,給建筑工程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但是,在實際的建材質量監督和檢驗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其具體表現有建材質量檢驗市場有待規范、建材質量檢驗人員綜合能力有待提升以及建材質量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等。本文從完善建材檢驗標準與規范、加強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提升檢驗人員綜合能力、規范材料生產標準以及重視檢驗環境的控制五個方面提出了加強建材質量監督與檢驗工作的建議,能夠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進度、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安全創造良好的環境。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根據實際工程情況,制定建筑工程施工計劃,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據。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建材質量較差而導致建筑工程的質量受到影響,就需要對其進行重新施工,這使得無法滿足原先制定的施工計劃。另外,建筑質量不合格部分的拆除與重建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甚至會使得有些工程無法完成。因此,加強建材質量監督與檢驗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進度的重要保障。
對于建筑工程企業而言,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是其最為關注的。每一種建材都是為滿足建筑工程在某一方面的性能而使用的。如果建材質量不合格,建筑工程的質量與性能就無法達到預期要求。而重新施工則需要重新采購質量合格的建材,就需要重新花費大量的資金,給建筑工程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并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大大增加。因此,加強建材質量監督與檢驗工作對于避免資金的浪費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建材的質量與性能無法滿足實際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建筑工程的質量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會給建筑工程的施工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導致建筑坍塌,給建筑工程施工人員帶來嚴重的人身安全威脅。即便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出現事故,在后期的使用過程中,也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給人們的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尤其是居民住房、車站等建筑工程可能造成的后果更是慘重。因此,加強建材質量監督與檢驗工作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項基礎工作。
在當前階段,國內部分建材質量檢驗部門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在實際運行中,不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反而以盈利為目的,甚至違背誠信,擾亂了正常的建材檢驗市場,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些建材質量檢驗部門在沒有取得檢測資質的前提下就為客戶提供檢測服務。第二,有些建材質量檢驗檢測會為客戶提供超出其檢測資質的服務。第三,有些建材質量檢驗部門在實際的工作開展中還存在著違規操作的現象,例如:在沒有進行檢測工作的情況下,就為客戶提供檢測報告。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著第三方檢測部門的公平與公正性,而且為市場秩序的正常運行也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建材質量檢驗是一項專業性較高的工作,且直接關系著建筑工程的安全與質量,對建材質量檢驗人員的要求也較高。但是,在實際中有部分建材質量檢驗人員在沒有接受系統培訓與取得相關資質的情況下就進行檢測工作,這使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能得到保證。另外,有部分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較低,對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清晰而又明確的認識,導致他們在實際工作的開展中不夠重視,使得他們在實際的檢驗檢測工作開展中具有一定的隨意性,不能夠嚴格按照相應的檢驗規范與流程來進行,使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甚至會給建材的實際應用埋下一定的安全隱患。
為確保建材生產與建材質量檢驗市場的規范以及建材質量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加強對檢驗檢測工作的監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實際中,由于監管力度的不足,使得有些建材生產企業存在違規生產的情況,且在建材質量檢驗過程中的不規范現象也時有發生,甚至出現違規操作,例如通過賄賂建材檢驗部門或者將質量不合格的建材混入合格建材中,導致大量質量不合格的建材流入市場,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建材市場秩序,使得建材質量檢驗的重要作用得不到有效的發揮。因此,有效提升建材質量監管的力度至關重要。
完善、合理的建材檢驗制度是建材監督與檢驗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是保障建材質量檢驗重要作用得以充分發揮的重要因素。在實際的建材檢驗中,由于建材檢驗制度的不完善,導致檢驗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規范性,同時也使得有些施工單位鉆檢驗制度的漏洞,給建筑工程施工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一方面,每一種建材類型在質量與性能上的要求都有著較大的區別,在建材檢驗標準與規范的健全與完善上,必須充分結合每一種建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檢驗方法與標準。另一方面,為避免施工單位鉆檢驗制度的漏洞現象的發生,要建立建材檢驗公開公示制度,不僅為建材檢驗工作的監管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同時對于維護正常的建材市場秩序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為避免質量不合格的建材流入建筑市場,還要加強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相關監管部門必須充分重視建材質量的監管工作,避免監管成為一種形式。第一,依靠行政手段對建材生產企業加強監管,對生產質量達不到國家標準要求的企業要求整改,嚴重的予以停產整頓,否則依法取締。第二,對建筑材料供應單位實行質量誠信信息管理,記錄建材供應單位基本情況和承接業務情況、良好行為記錄和不良行為記錄,以督促建筑材料供應單位重視建材質量和信用。第三,加強日常監管,鼓勵舉報,促進行業內監督,進一步促進建筑工程材料市場的規范化。
建材質量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與檢驗人員的綜合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每一種建材類型在檢驗方法與流程上都有著較大的區別,這給檢驗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標準。建材檢驗人員不僅需要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熟悉掌握各種建材的檢驗方法與流程。同時,建材檢驗工作對檢驗人員的責任意識要求也較高。檢驗人員要充分認識建材質量不合格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以及建材質量檢驗的重要意義,對檢驗過程進行嚴格把關,做到仔細、認真,才能為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建材質量檢驗人員的任聘上,要嚴格對其綜合素質進行考察,確保其能力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同時,加強對檢驗人員的培訓,以不斷提升其綜合能力。
建筑材料的生產環節是不合格建筑材料出現的源頭,只有從源頭上杜絕不合格材料的生產,才能在建筑材料監督和檢驗工作中真正見效。在生產過程中,大到鋼筋,小到螺絲釘,每一類建材都需要建立嚴格的生產標準。合格的數據標準、生產材料的誤差范圍,這些都需要明確規范。只有確立了格式化的、合理規范的生產標準,讓生產廠家在生產過程中有標準可循,才能夠對生產出的建材是否合格進行明確判斷。再配合嚴格的監管手段,就能夠在源頭上禁止不合格材料流入市場。
在建材質量的檢驗中,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容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溫度、濕度等。有些建筑材料的外界環境因素變化時,其自身的性能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例如混凝土的性能在冬季與夏季由于溫度的不同就有著很大的區別。正是由于不同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質的不同,對其進行檢測的環境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不能夠對這些因素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則會使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受到嚴重的影響。而對檢驗環境的控制往往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使得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實際的建筑材料檢測的過程中,必須嚴格將檢測環境的溫度、濕度等條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確保環境條件能夠達到建筑材料檢驗工作開展的要求。
加強建材質量的監督與檢驗工作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斷加強建材質量的監督與檢驗工作,確保建材質量能夠滿足實際建筑工程施工需求,才能使得建筑工程能更好地為生產生活服務。這無論是對于建材企業的發展,還是對于建筑工程企業的發展都有長遠而又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