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城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云山鎮中心小學,江西 撫州 344000)
相較于小學階段的其他科目,數學無疑是一門較為枯燥的學科,而數學知識又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所以很容易讓課堂教學過程變得枯燥沉悶。因此,為了改變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老師需要采用新穎的導入教學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創造,為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奠定堅實的基礎。如針對“長方形面積”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便可在課程開始的過程中,可先導入《粉刷匠》這首歌曲。當學生聽到自己兒時所喜愛的歌曲,不僅能夠快速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之中,而且能夠充分激發學習數學的好奇心。當教師提出與本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時,學生的探索積極性亦將尤為高漲。在此過程中,教師需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這樣便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谝曈X與聽覺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所主要仰賴的兩大重要角色,而兩者之間的有效結合,方能達成最佳的學習效果。這樣老師通過合理地采用歌曲導入課堂,能同時調動學生視覺與聽覺等眾多感官,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促進學生問題思考意識的產生都將帶來極大助益。
在沃拉思的“四階段”、周昌忠的“五階段”以及其他新的學說中,均強調了問題的發生與解決之間,實則隱含著思維飛躍所必然要經歷的一大節點。而鑒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因其對思維方法的掌握畢竟有其限制,加之對靈感的把握也較為模糊,故針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務必采取適當的引導策略來促使學生首先掌握聯想、類比等基本思想方法,如此方能切實激活學生思維的創新性與發散性。與此同時,考慮到數學的許多知識點之間都有著較為密切的關聯,故教師還應積極借助對類比、聯想等基礎思想方法的合理利用來幫助學生切實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如此將能在深化學生對舊知識的理解同時獲取到新的知識。如當進行“比的基本性質”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商不變性質”以及“分數基本性質”等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掌握相關知識點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知識,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構建起良好的知識結構體系。同時,通過采用類比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樣學生在進行混合運算時常會因聯想而引發創造性的解答方案,使計算化繁為簡,準確迅捷。在具體教學活動中,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運算方法后,就可以在不同的運算過程之間建立聯系。諸如學生在見到625×16時,自然而然地便會聯想到10000,而在見到25%時,其腦海中亦將自動將之轉化為0.25。這便是受學生聯想思維所導致的結果。除此之外,學生的直覺思維也往往是引發其思維飛躍的關鍵,且該思維于學生身上并不罕見,其最主要的表現則是針對同一問題,學生可能提出多種解法。諸如針對如下應用題:“食堂進了一批面,預計第一天吃掉全部的十分之一,第二天吃掉剩下的九分之一,第三天吃余下的八分之一,以此類推,到了第十天吃4袋則剛好吃完,問這批面總共有幾袋?”關于此問題,部分學生可能會直接得出4×10=40的答案,而導致如此結果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直接把握問題本質的方式為一種極具創造性的思維過程,而當學生的此種思維被觸發,雖能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但也讓學生無法解釋自身在找到關鍵要素時的思維過程。對此,針對學生直覺思維的運用,教師需加以有目的性的引導,以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對知識聯系與區別的有效認知。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找到分析思維的觸發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數學的絕大多數知識都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復雜性,故教師若能積極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想象能力,則必然有助于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如針對“立體圖形”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便應首先引導學生想象立體圖形的整體樣式,而后再解決具體問題,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的解題過程變得直觀化,而且還能夠在培養學生數學想象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以及生生的有效溝通將是和諧課堂構建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且基于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方能讓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繼而可針對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補足策略,以確保理想的教學成效。如當進行“三角形類型”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便可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組織學生對其中難度系數較低的問題進行探討,而對于難度系數較高的問題則采取教師引導的方式,如此一來,當學生通過與同學共同探討的方式得出問題的最終答案,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且能切實激發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僅如此,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還能讓學生學習到其他同學身上的思維優點,繼而將之與自身想法相結合,如此將有利于促進學生找到更加簡便的問題解決方案,進而在提升學生主動思考能力的同時,亦能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與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