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美靈
(江西省定南縣第一小學,江西 贛州 341900)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為傳統教學模式注入新的活力,通過微課的開展,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加感興趣,有利于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微課教學更加精簡,內容更加豐富,目標性更強,教學模式新穎,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將翻轉課堂模式與微課教學相結合,更能促進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地學習英語,教師也能夠更加快速的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并督促學生獨立思考,利用微課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教學資源[1]。
教育部頒布的《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明確指出:“要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感知能力,減少傳統的教授語法,將教學重點放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不斷挖掘學生潛力。”[2]據調查,當今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學習英語容易出現以下問題:首先,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死板,單一。現今,大部分教師都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一人講課,與學生基本無互動,無交流,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只能消極被迫接受,互動機制差,造成課堂效果不好,課后的學習也出現很多障礙。這種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的能動性培養,不利于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其次,由于教師的保守觀念,導致課堂教學的組織模式保守。 有些學校將英語放在次要地位,甚至只是流于形式,也會導致學生意識不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懈怠學習英語。久而久之,對英語學習完全失去興趣和信心。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轉變教學觀念與自己的角色,但是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大部分教師保有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缺乏生動性,實施效果差。
教師不應該一味地停留在原有的語言知識的教授中。微課教育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制作并運用學生感興趣的課件,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微課教育符合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教師必須采用教授與學習雙向互動的教學,采取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全面發展[3]。
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可以采取一些小學生容理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圖片法,游戲法,表演法。[4]這些方法能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滿足小學生好奇的特性。教師要做到寓教于樂,多鼓勵學生,讓學生樂于表現自己。其次,要改變教師主導課堂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中心,將知識的講授貫穿于興趣學習之中。教師可以嘗試翻轉課堂教學,讓學生主導課堂,調動學生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多想多問,遇到不懂的問題,先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寬容學生的每個解答,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尋找答案,再由教師在其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這樣長此以往,學生能力便逐漸培養起來,同時也會對英語學習更感興趣。
1.設置評教體系
“評學”是課堂教學的重點,“評教”的目的是幫助教師更好地服務于學生。轉變教學觀念與教學手段,提高教育質量。[5]因此,教師應有針對性的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診斷,明確教學目標與理念。評教方法簡單易操作,可定期進行,教師也可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同時教師也可記錄學生學習軌跡,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學習。
2.建立評課體系
進行課前,課內評課,了解評價方案,對教學方案的設計、實施等作出評價,再將分值細化,進行等級評定,對每項要求進行細化和精化,最后精確得出評語,對每項評價項目給出直觀,準確的評論。
由于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對教材內容的整合和優化勢在必行。依據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對于低年級學生,微課教學應更加簡明、生動、形象的呈現給學生,翻轉課堂從話題入手,著重培養學生交際能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主動進行語言交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教材是教學內容的有效載體,合理的整合和優化,可以使單一的教材變得更加多樣化,微課將碎片化的知識點統一起來,并結合教材的整體性,幫助教師合理有效的排課,能夠加快教學進度,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才剛剛起步,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尚未形成體系,因此,教師應多思考,整合優化,努力提高微課教學質量,通過翻轉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并發掘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并將其應用到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