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科 陳莉
(西柏坡紀念館,河北 石家莊 050400)
廉政文化,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傳統,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內涵是從政的思想和道德、從政的社會文化氛圍、從政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周禮》就曾經提出,對官員的考核有六廉,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政、廉法、廉辨,意思是說一個官員必須具備善良、能干、敬業、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個方面均以”廉”為冠。根據歐陽修的《廉恥論》,公正清廉,乃”士君子之大節”,也就是說清廉是官員必備的政治品德。明朝的郭允禮撰寫《官箴》,系統而明確地提出了”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吏不敢慢;廉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成為對”公廉”最為后世稱道的經典闡釋,對中華廉潔文化的豐富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今天我們建設的廉政文化畢竟不同于古代的”清官文化”,需要賦予其新的內涵和時代特征。我們如今所說西柏坡廉政建設是在馬列主義的基礎上,同時吸收了我國古代廉政文化的精髓從而形成的具有時代特點的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我國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的革命工作者在為了取得革命的勝利,在西柏坡時期堅持艱苦樸素,清廉節約的工作作風,根據當時的時代特征制定出了一套具有十分就有時代特色的反腐防腐機制,并形成了西柏坡廉政文化。這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指引著革命走向勝利,這種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我國古代的廉政文化一脈相傳,是對我國古代廉政文化的具體體現。只有艱苦奮斗才能遏制浪費,只有實事求是才能保持清正廉潔,只有恪盡職守國家才能興旺發達。
在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我黨全面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堅持執政為民。要求共產黨人不貪圖個人享樂主義,不貪圖金錢物質,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性。
在現如今,廉政文化建設仍然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下決心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決鏟除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互交織的利益集團,足以看出我對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更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我國文化實力的重大課題,需要我黨革命工作者持續不斷的努力。
西柏坡時期黨的廉政建設留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首先應該是大膽探索廉政建設的新路徑,并且不斷的進行工作創新,但是一定要結合起我國的基本國情,這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尊重客觀事實和事物發展規律,我國共產黨人具有勇于奮斗,開拓前進的工作精神是這是實現廉政工作創新的強大動力,在西柏坡時期,所有關于廉政建設的各項舉措,都是基于西柏坡時期的當時歷史條件下創建的,由此,我們要認識到在21世紀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特點,不斷分析當今時代的特征,要結合時代的變化,在理論和實踐中要結合實際,勇于進行廉政工作的創新。
西柏坡時期的黨風廉政建設遵守了求真務實,尊重科學的原則,堅決反對“假大空”的不良作風,結合實際建立和完善了制度設施,使反腐倡廉工作開展有的放矢,通過有效的運行體制和相關的配套設施,使各項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實,西柏坡時期的反腐倡廉工作體現出了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的特色。比如,西柏坡時期的請示報告制度就體現出了求真務實,尊重科學的特點,在繼承革命戰爭時期領導傳統體制的基礎上,又密切結合了當時國家管理的現實需要,在實施中使各個環節都能做好相互銜接、相互配套,使這一時期的黨的廉政建設體現出一種求真務實,尊重科學的精神。
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腐敗的手段也越來越隱秘、多樣,而反腐倡廉機制的健全和完善進展緩慢。為了防止腐敗形式的變種,我們必須努力創新反腐倡廉機制,以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性。創新反腐倡廉機制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加強對行政體制的創新,就我國目前的行政體制而言,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體制漏洞,從而使得反腐機制不能有效的發揮其應有的效果,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要不斷的完善行政體制建設,并不斷完善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規,預防新形勢的腐敗行為的發生,支持從嚴治黨;二是重視德育教育,對全民進行反腐倡廉的思想宣傳,為民眾樹立起反腐的意識,遇到腐敗問題積極舉報,讓黨政人員在民眾的監督下工作,避免走后門的情況的發生,使官員失去貪腐的土壤,從而保持了黨政人員的廉政工作。
總而言之,一個國家想要不斷的發展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在任何階段都要進行廉政文化建設,這是保證黨群先進性的基礎,我國在新形勢下,更要不斷的學習西柏坡廉政文化的內涵,堅持艱苦奮斗,清正廉明的工作作風,學習其文化精髓,制定出更有效的反腐倡廉工作機制,從而使我黨永葆青春活力,不斷的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