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輝
(福建省福清市濱江初級中學,福建 福清 350300)
信息化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發展趨勢,同時也是順應素質改革深入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數學課教學活動深入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網絡為學生提供開放性的學習環境,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同時也可以在網絡的支撐下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規范性的指導,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師要以網絡環境為依托,積極引入多媒體技術[1]。對課堂情境進行完善,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興趣意識,并激發學生自主的參與到數學課深入探究活動當中。
比如說,教師在講解“軸對稱圖形”時,則可以合理創設情境。在數學課上,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具體的圖形模型。將生活中的數學模型直觀展示給學生,如黑板、聯通標志等,之后,利用多媒體虛擬模型處理技術構建軸對稱模型,并通過旋轉、放大以及直觀展示,讓學生對此部分圖形結構加以掌握,并引導學生自主判斷軸對稱圖形所具有的數學特征。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加便捷的參與到探究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為學生展示幾組不同的圖形組合,讓學生根據具體的問題展開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地內化判定定理,夯實學生的思維基礎。
在網絡環境下,教師需要注重教學資源形式以及課堂面貌的轉變,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一定的環境載體,也能夠保證學生自主學習效能更加突出。微課教學法是網絡環境下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具體指將課程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并通過視頻轉化的方式進行直觀呈現,在微課視頻的支撐下,數學課的教學形態能夠發生顯著變化,從師為核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學習觀念。
比如說,教師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時,可以將教學資源進行視頻整合,為學生直觀呈現一元一次方程公式,以及移項等相關的數學定理。同時,在視頻中包容一定的例題解析和相關的習題訓練。之后,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圍繞視頻中所呈現的基礎數學內容,進行自主探究。或者,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題規律進行探究和思考,從而保證學生所掌握的數學知識更加具有深度和高度。同時,教師需要注重微課資源有效整合,引導學生借助微課資源對具體的數學知識進行自主預習,或者展開針對性的復習,從而保證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加系統、高效。通過微課視頻合理設計,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一定的指導支撐,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行為更加規范,保證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高效。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網絡環境的支撐下,構建遠程教學平臺,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全面性的指導,從而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也能夠讓數學教學不再受課堂環境局限。
首先,教師借助網絡開設遠程教學平臺,通過微課資源整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教師則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指導。比如說,教師將“多邊形內角和”相關數學知識進行資源整合,并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搜集相關數學資料,豐富自身知識儲備,通過自主探索掌握相關數學知識。
同時,借助網絡開設遠程交互平臺[2]。引導學生就數學學習難點以及具體的學習心得,在平臺中進行互動和交流,從而促進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學習思路,全面提高學生的效能感。比如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分析方法展開互動交流,而教師也可以適當參與其中,對學生的學習思路進行正確的指導。
此外,借助網絡開展在線作業布置與評價[3]。借助網絡為學生布置具體的數學作業,并引導學生網絡上交,在此基礎上進行指導和評價,規范學生的數學學習表現。比如說,教師可以圍繞“一元一次不等式”設計數學作業,通過網絡上傳、指導和評價,規范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自主訓練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保證學習過程更加高效。
結論:依前所述,在數學教學的工作范圍內,教師需要注重網絡環境建設,優化學生自主學習環境。引入多媒體、微課視頻和網絡構建多元化的自主學習環境,針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給予規范性的指導,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高學生在自主學習領域的綜合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