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銳
(銀川市總工會,寧夏 銀川 750000)
職工的價值觀念、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是職工文化建設的核心,工會要通過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在職工群眾中進行有效地組織、宣傳和引導,幫助職工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工會組織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職工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職工思想,在職工群眾中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
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職工,深化“中國夢·勞動美”主題教育,打造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全員參與的職工文化。這就要求我們注重用共同理想凝聚職工,用時代精神激勵職工,用人文關懷善待職工,營造“共建和諧、共促發展、共享成果”的文化氛圍,以優秀的職工文化建設為推動社會的持續發展奠定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
職工是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必不可少的主體,開展好職工工作可促進企業職工文化建設的有序開展。與此同時,在職工中開展工會活動,向廣大職工傳達、解析企業在經營發展中的戰略方針,提升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將優秀文化融入進活動中,指引職工感受文化無窮的魅力,促進職工思想的全面統一,進而促進企業職工文化建設的有序開展。工會是企業文化與職工文化相互間的連接樞紐。首先,依托工會可有助于充分了解職工的實際需求,工會組織可第一時間幫助職工解決在工作中面臨的疑慮、困惑。其次,工會組織始終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這一文化理念極易為廣大職工所接受,進而有助于調動起職工工作主觀能動性,提高職工在企業內部的集體意識,增強職工在企業全面工作中的責任感,使員工勇于創新,為企業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對于企業來說,職工是其發展的一大重要資源,企業日常的經營活動及整體的正常運轉都離不開職工,由此可見職工在企業之中的重要性。因此,工會職工文化建設的開展需先行從職工入手,并在開展的過程之中從工會與企業兩方面共同進行,不僅僅是工會積極開展針對職工的職業技能及文化方面的培訓,還應發揮工會的引領及推動作用,使企業能夠在職工的培養方面加強重視,注重對職工職業生涯成長、技能及文化方面的推進,并能夠為職工提供足夠大的舞臺,使之能夠充分展現自身的才華,促進事業的有效成長,以此來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生力軍,同時也能夠對工會職工文化建設形成有效的推動力[1]。在工會文化建設的開展之中,工會應對企業之中在職業道德、事業心、責任感方面都較強的職工作為職工文化建設的工作者,并使之組成相應的文化學習小組,充分發揮工會的“大學校”作用,安排小組成員參與先進企業參觀學習、專題及講座、政策形勢教育等方面的學習之中,使之能夠從中學習到先進的職工文化建設、企業文化等方面的最新理念,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小組整體的理論水平及綜合素質。
在工會職工文化建設的開展之中,應注重打造出一批受員工歡迎,并能夠起到引領作用的職工文化品牌,使其中的交流展示效應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以此來提升工會職工文化對外的輻射能力及效果,其中最為典型的兩種職工文化品牌如下。第一點,十百千工程品牌。這一品牌的打造,主要是選取職工之中的先進典型,以此來對職工文化價值的引導功能進行有效的拓展,并實現科學化、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職工模范選取與樹立,以此來激發全體職工的工作熱情,提高職工的思想境界。第二點,愛心傳遞工程品牌。這一品牌的樹立,主要是實施針對職工的健康、法律、愛心、婚姻等方面的關愛行動,以此來對職工文化維權關懷功能充分的發揮,加強關懷及心理輔導,切實維護職工權益。
基層工會組織在企業內部建立職工活動中心,配備電教化設備,開設乒乓球室、棋牌室、圖書室等活動陣地,為職工群眾提供了文化娛樂活動場所。還在一些有條件的企業中開辟活動場地,添置活動設施,盡可能的滿足企業職工的文化需求。
文體活動是工會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方式,也是工會工作的傳統和品牌。工會開展文化體育活動要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考慮到職工群體不斷變化的具體需求,以及企業改革過程中職工的心理狀態、生活狀態及企業自身軟、硬件情況,把準職工的心理脈搏,在形式上和內涵上不斷創新、拓展,打造一個擁有廣大職工群眾積極參與的文化建設平臺。
簡而言之,加強工會職工文化建設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企業和工會只有意識到職工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在職工文化建設中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把職工的切身利益放在企業發展的首位,才能維護好職工的各項權益,從根本上為企業文化和工會文化注入靈魂,方能保證企業長遠繁榮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