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棟
(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當前,我國供給側改革和輸配電成本核價體系日益完善,電力企業為了加強自身的競爭力,越發重視稅務風險管理,不斷地加強會計制度和稅收法律的學習,熟悉相關的稅收管理辦法。在電力企業內部應當加強對稅收管理的宣傳,提高職工的稅收管理意識,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的稅收管理水平,規避稅務風險,提升經營效益。
企業稅務風險是指因為稅法的強制性、無償性,再加上經濟業務的多元性和復雜性,而給企業帶來稅務責任上的一種不確定性,進而使得企業需要補稅、繳交滯納金或者罰款。因而電力企業必須切實有效地了解影響企業稅務風險的各項因素,才能更有效的防范稅務風險。
電力企業是重要的稅源企業,合規繳納稅款必然會受到社會多方的積極關注。因而,積極構建相匹配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是有效加強各電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隨著國家稅務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入,國、地稅的體系合并,稅務稽查力度日趨加強,對電力企業來說,稅務管理的深度與廣度也有了更高要求,企業內部財稅人員業務水平亟需提升。相對于其他部門隊伍建設而言,財稅隊伍的專業素養要求更高,由于崗位數量有限和入職人員招收等因素影響,有的企業可能是非財會人員兼職,這樣就導致財稅隊伍中的員工稅務能力參差不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稅務工作的正常開展,進而極大的增加了電力企業的稅務風險。
眼下不少企業經營管理面臨的壓力較小,傳統的考核指標存在較大的片面性,往往只關注電力企業安全生產問題,而忽視了其他問題。但是,隨著我國電力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電力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對電力企業考核體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電力企業不僅要重視安全生產指標,還要重視電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等指標。加強電力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不僅能降低電力企業稅務成本,還能提高電力企業競爭力和經營管理效率。
電力企業應當充分利用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現代信息系統,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企業稅務風險評估和應對機制。電力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首先是完善電力企業組織結構,根據自身特點設置適當的組織結構以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執行。其次,合理設置電力企業崗位,明確其相應的崗位職責和責任人員,保證各崗位人員能夠自覺履行其崗位職責。最后是建立健全電力企業稅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及時識別存在的稅務風險,并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保障企業依法履行納稅義務,避免不必要的額外成本。
對于稅務風險防控工作而言,其側入點應當是過程的防范,因此電力企業應當加強稅務風險評估工作,這樣有助于識別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通過估測潛在的稅務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從而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對這些稅務風險進行有針對性地抑制。電力企業在進行稅務風險控制的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稅務風險評價以及評估這兩個方面,及時借鑒相關的技術手段,對企業潛藏的稅務風險進行準確的定性、定量分析,以便為企業相關決策的制定提供基本保障,進而幫助電力企業及時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控制稅務風險措施。稅務風險評估工作內容主要包含稅務風險相關的財務指標、涉稅流程風險點的相關指標以及納稅指標等三個方面。
隨著近兩年稅務改革文件層出不窮,電力企業也要為財務人員提供更多培訓學習的機會,使其可以掌握更多最新的稅務管理要求,可以學習到稅務風險防范的技術技能,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重難點問題等。只有全面地提升了稅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才能夠有效地確保企業的利益,規避稅務風險。
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開展:一是開展全員培訓,根據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不同的需求,制定培訓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業務培訓,提升各層管理人員的稅務風險敏感度。二是加強政策研讀,聘請稅務專業管理人員解讀相關政策,研究財稅政策動向,分析潛在風險,把握稅收優惠,明確實務操作。通過政策學習解讀,引導公司涉稅業務決策和運作,有力地保障了公司依法納稅和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地。三是加強人才儲備,積極鼓勵有條件的財務人員報考注冊會計師、稅務師等社會考試,提升財務人員專業素養,充實公司稅務管理專業人才的儲備力度。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的電力企業在稅收管理中面臨許多的問題,這造成企業要面臨很多稅務風險,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收益與長遠發展,因此電力企業就要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解決。例如電力企業要樹立較強的稅收風險防范理念、制定科學完善的稅收風險防范制度以及加強對稅務風險管理人員的培訓等,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地實現電力企業涉稅“零風險”,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