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輝
(江西省樟樹市店下初級中學,江西 樟樹 331205)
核心素養培養是初中化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課堂學習讓學生掌握學習技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進而讓學生具備探究精神和科學精神;初中化學的分層教學則是通過教師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讓每一位學生的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形成一種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通過分層教學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本文主要探討的就是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分層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基礎,是目的,分層教學是手段,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通過分層教學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進而實現教學目標。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在初中教學領域的持續推進,初中教學的任務目標也發生了重大變革。區別于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當前的教育目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以實驗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化學而言,初中化學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重點是培養學生自主動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驗能力,讓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對于初中化學的學習掌握認識客觀事物,學習科學知識的基本方法,這也是國家提倡核心素養教學的基本目標。廣大初中化學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要針對所學內容精確制定教學方案,讓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所學化學知識,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養成自我學習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從而掌握認識客觀事物的必備技能[1]。
初中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重點強調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初次接觸化學這門學科的初中生來說,學習起來會有一定難度,而且作為一個人數較多的班集體,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會參差不齊,學習優勢也會各有側重,因此,施行分層教學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通過初中化學課堂的分層教學,教師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讓每一位學生的優勢都能充分發揮出來,教學難度也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進行梯度化設置,讓學生在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通過對初中化學教學課堂的分層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優勢,區分學習難度梯度,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樂趣,進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每一位學生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核心素養的重心在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科學精神;分層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因材施教,根據每一位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針對性地制定個性的教學方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日常的初中化學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在培養學習能力的同時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分層教學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積極地學習化學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從而實現核心素養與分層教學的有機結合,這對于全面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品質具有重要意義[2]。
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方法,過分強調教師的傳授作用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了課堂學習的被動接受者,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會導致學習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進而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教師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主體式課堂教學就是一種優秀的教學方法。教師不再是課堂的絕對領導者,而是以課堂參與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課堂教學,通過制定引導性的導學方案,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精神,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水的凈化一章時,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完關于水的凈化相關知識內容后,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取材,如選用較大體積玻璃瓶作為凈化容器,就地取材選用卵石、細沙等材料根據所學內容制作凈水裝備。在制定凈水設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利用所學知識制作凈水裝置的過程進一步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科學精神和探究精神[3]。
初中化學分層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教師根據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實行分組教學,即教師根據班級中學生不同的學習進度和理解水平,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發揮出應有的潛力。例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一章時,教師通過正常的課堂授課后,根據學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對學習進度較快、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拓展學習,提前介紹金屬常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4];對于學習進度較慢的學生,重點進行課后知識點的訓練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通過針對性的分組學習,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下的化學分層教學手段多種多樣,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教學手段的有效運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升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