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第二中學,江西 撫州 331800)
作為數學教學的核心,概念教學著實發揮著很關鍵的作用。有些初中數學概念晦澀難懂,初中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所以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容易受到影響。初中數學教師要善于設計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注重所關聯的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拓寬初中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深入挖掘數學概念的內涵信息,增強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數學教學符合學生的概念認知特點,培養學生科學規范的概念認知習慣,采用貼近生活數學實際,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如何發揮概念教學的特點,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式,改變定勢教學的弊端,就成為初中數學教師概念教學改革的熱點和難點。
對于概念的引入要精心選用引人入勝的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給概念下定義的過程,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思維,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創設問題引入概念是通過問題的設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從而導出概念,提高學生發現探索能力。
例如,同類項概念的引入,老師這時引用問題,提出和學生一起來做一個猜數游戲,“當X= ,y= 時,求代數式的值”。請同學們分別給x,y以數值,老師即可口答說出該代數式的值,大家不妨試試看。這樣創造了強烈的“問題情境”,首先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和急于求知的緊迫感,又通過教師的設問,誘導激發,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從而水到渠成地獲得同類項的概念。
認識是一個從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并從抽象思維到實踐的過程。借助直觀模型和教具引入概念,可以使學生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例如,圓的概念的引入,利用直觀模型自行車的輪子,讓學生思考自行車的輪子是什么形狀? 為什么要做成圓形呢? 作成三角形行不行?圓形的車輪有什么特點? 使學生認真觀察發現歸納圓形的車輪的點到軸心的距離都相等,這樣車輪轉動均勻、平穩、安全。至此較自然形成圓的概念。
數學中的概念不是單獨的存在,每個概念前后是有很大的聯系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概念的前后聯系,從而讓學生對概念能更靈活的運用。即將成為初二的學生,要對數學學科有一個心理準備,因為初二數學占整個初中階段知識點的一半。
中考幾何的重頭戲:三角形全等和它的三大轉換,都要在初二全部講完。所以要特別注意對概念的前后聯系。對于在三角形全等和相似這一部分,如果單純地講解如何全等如何相似,可能會讓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吃力。因此,教師可以和以前所學的概念相互聯系,比如三角形的形狀以及它的特點,將相似和全等作比較,讓學生找到兩者間的聯系,這樣不僅學習了新的概念,還復習了以前所學的內容。在對二次函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已知的一次函數的特點來推導二次函數的概念,還可以和二次不等式相互聯系,比較等式和不等式之間的聯系和不同,從而使學生深入理解這個概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幾何和代數之間的聯系,如初二的二次函數可以通過梯形和拋物線進行幾何分析,從而理解二次函數的幾何意義,這樣,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思維就會更加靈活。因此,在概念教學過程中進行概念的前后對比聯系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
科技與教育的融合發展,使初中數學概念教學可以引入信息技術,利用其方便、高效、快捷的特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數學教師可以引入媒體動畫,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比如講《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數量關系,是中考的易考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初中生初次接觸用面積“割補”證明定理,都感到很迷茫。數學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形象的再現了用面積“割補”證明勾股定理的動畫,每一步都有詳細的介紹,初中生在觀看動畫過程中增強了學習欲望,感受到勾股定理的重要性。接下來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勾股樹,幫助學生理解勾股定理的簡要證明,引導初中生發現數學的美。
要使學生牢固掌握概念,必須通過解題,反復運用這個概念,才能分辨概念中難以掌握的本質特征,不斷分析學習中產生誤用概念的原因,指出誤區,糾正錯誤。例如,分式的概念雖比較簡單,但在解題時,學生常常發生錯誤。如:當x為何值時,分式的值為零?學生出錯的原因是:(1)認為分式值為零沒有意義;(2)認為當x=-1或1時,分式的值為零。這忽略了分母不能為零這個條件。這樣通過不斷練習使學生糾正和防止了錯誤,達到鞏固概念的目的。
對于數學概念的學習,要在應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強化運用。這是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與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措施。就初中數學而言,無論基礎教材還是課外練習,直接運用概念知識解題的現象比比皆是。比如,幾何圖形運動中的“旋轉”變換,無論對于填空與選擇,還是綜合推理之類的數學題,特別是沒有出現“旋轉”之類的題目,讓學生在具體解題和運用中難以尋找合適有效的抓手。鑒于此,教師要激勵并引導學生根據特征給予觀察并通過適當的“旋轉”,使原本比較困難的題目變得迎刃而解。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尤為重要,在解釋概念的時候,教師要通過引入實例讓學生對概念產生興趣,這樣就能帶領學生的思路,開始探究每個概念的由來以及發展,然后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展開采用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概念進行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