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真真
(南昌市第八中學,江西 南昌 330003)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指的是以閱讀促進寫作和以寫作帶動閱讀,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但在實際的讀寫結合實行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高中教學任務重,教學時間相對不足,給閱讀及寫作的訓練造成了極大的困難。而在英語教學和學習中,寫作和閱讀具有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加高效高質量進行高中英語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
從教師方面來說,在現階段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仍然普遍存在只注重教授學生語言知識的現象,依舊把單純提高考試成績作為教學目標,而忽視了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傳統的英語教學觀念下,高中英語課堂仍然保持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師在英語課堂上依舊采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進行課堂講解,先是為學生講解單詞的意思,講解語法,然后是翻譯句子的含義,對于語言點的過度重視使得學生的閱讀時間大大縮減,沒有加強學生的深層理解,很少進行文章結構和段落大意的分析講解,不利于開拓學生思維[1]。
從學生方面來說,現階段高中英語的閱讀文章一般內容較長,難度也一般較大,學生不容易理解。加上教師的教學模式沒有創新,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很好地被激發出來,就會逐漸開始逃避這些較難的問題,進而在閱讀過程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就會增加,這樣很難培養出學生正確的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不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課后作業的相對繁重也導致了學生的閱讀時間大大減少,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教師的講解,缺乏自己的自主思考,教學效果較差,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從教師方面來說,由于高中英語教學的任務多,寫作教學往往無法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很少正規的設置英語寫作課,教師缺乏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正確指導。在高中英語寫作課程中,普遍實行的還是應試教育,針對高考要求進行刻意的練習,無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審題能力,更缺乏基本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策略,不能讓學生將語言技能與語言知識結合運用,阻礙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發展,教學效果較差[2]。
從學生方面來說,學生沒有準確理解到寫作的重要性及寫作的意義,沒有培養良好的寫作意識。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沒有積累豐富的詞匯量,沒有良好的語篇架構組織能力,也沒有寫作的自信和自主寫作的渴望,缺乏寫作的興趣,甚至懷有對于寫作的厭惡或恐懼心理。在實際寫作時也沒有實用的寫作技巧和策略的儲備,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只是單純地一些語言點的羅列,審題也可能會有偏差,文章嚴重缺乏邏輯特點,閱讀起來缺乏連貫性,無法體現文章主旨。
許多英語能力較強的人都有較強的英語語感。語感就是人們靠直覺去領悟和感受語言的方式,更多的閱讀可以逐漸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生在初期學習階段,語感不強,沒有良好的英語思維,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的語感培養,這就需要教師要求學生進行大量有效的閱讀,教師可以為學生挑選一些內容較好、適宜高中階段學生閱讀能力的閱讀材料,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閱讀,指導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容主旨,讓學生學習文章中優秀的寫作技巧及語言策略等,這樣可以讓學生不斷積累經驗,培養語感,同時增強閱讀理解能力,積累寫作的技巧[3]。
英語寫作課程中,教師均強調學生應學會立意突出,保持語言流暢,注意文章內容的邏輯性和連貫性,這邊需要培養學生對于語篇分析的能力。在帶領學生進行語篇分析前,教師應標出本文章中所體現的語篇知識,明確講解重點。然后把語篇知識作為主線,展開對文章的講解分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盡可能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技能進行語篇分析,包括分析文章的布局結構,從哪幾個方面進行的主題闡釋等;具體到特定的段落,引導學生找出段落主題句、拓展句以及結尾句的表述,包括連接詞的用法和段落的邏輯順序。通過這個閱讀及分析的過程,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語篇分析的內涵,提高閱讀理解的效率,為英文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4]。
好的英語文章的語言表達模式都具有一定的規范性,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學會找出并積累其中的規范表達手法,修正自己不太規范的英語語言表達方式。
教師應引導學生把在閱讀中積累的各種知識技能應用于寫作中,這是以讀促寫的具體實現。在對作文的評析上,突破傳統的教師自己評改的方式,適當鼓勵學生自評和互評。可以先由學生對自己的作文給出評價,分析自己文章中存在的優勢及不足,給出改進策略,得出分數;然后進行小組內成員互評,寫出批語,給出分數;最后交由教師,統一評析[5]。
通過正確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將各個感官都運用起來,有效地活躍思維,也使教學氛圍更加輕松、愉快,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的同時,更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高了高中英語教學的質量,推動高中英語教學能力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