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樟樹市第二幼兒園,江西 宜春 3312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手段也在逐漸走進教學課堂,并逐漸普及化。相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教學而言,幼兒園學生有著更強烈的愛玩天性,也更難集中注意力,所以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學結合起來意義重大。因此,本文針對問題,探討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學的有機融合。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早已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也正在飛速地成為課堂教育的一部分。采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幼兒園教學有著傳統教學模式所不能比擬的優勢,但是,目前部分幼兒園教師卻仍不能熟練掌握這一技能。其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兩點:其一是,信息技術發展過于迅速,教師所掌握的技能跟不上信息技術發展的進程。對一些多媒體圖片、動畫制作等實際操作掌握不到位,很難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其二是,教師無法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的日常情境與基礎知識相結合,不利于學生通過信息技術理解生活問題,影響了多媒體教學的使用效率[1]。
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會考慮到學生年齡較小所存在的貪玩天性,因此會為學生們建立起游戲化的教學活動。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調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逐漸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中來。但是,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出現后,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制作出了大量的作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相反作用。一來,信息技術手段花樣繁多,二來信息技術手段數量充足。而當這些作品呈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很容易被這些作品本身所吸引,從而遏制了學生的自主思考。在學生們相互討論時,也阻礙了學生們的正常思維探索。并且,這種信息技術手段的濫用也不利于師生間的交流,對幼兒園教學到起了反作用。因此,也可以看出,信息技術教學雖好,卻未必適用所用教學內容[2]。
在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學的融合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多媒體教學來創設角色扮演情境。前文中也提到了,相較于成年人來說,幼兒有著更強烈的愛玩天性。他們對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因此在教學當中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分散注意力。那么,對此通過創設角色扮演情境的方式能夠很好地吸引幼兒注意力,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但是,若只是單一的創設場景,教師通過語言來描述周遭事物,幼兒們難免缺乏代入感,對場景與角色的適應也會非常緩慢。所以,針對這一狀況,教師便可以將其與多媒體相結合,來達到使幼兒“快速入戲”的目的。例如,在開展以餐館為主題的游戲活動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一幅生活中的餐館場景,使學生們更真實地感受到餐館的情境。并在此情境下,讓學生們分別扮演餐館老板、餐館后廚與餐館服務員。在選取其他學生來扮演進店用餐的顧客,實際展現出顧客與餐館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如此一來,不但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還能夠使語言的溝通更具實用性[3]。
在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學的融合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挖掘交互式白板價值,來增強師生互動性。交互式白板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展現出更多的趣味性,并將幼兒的注意力充分吸引過來。與此同時,在幼兒高度集中的當下,也有助于增強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例如,在學習顏色認知時,教師便可以有效利用交互式白板來展開教學。具體實施中,教師可以將不同的顏色用不同的形式在交互式白板中展示出來,如黃色的太陽、紅色的花朵、綠色的草地等。并向學生提問最喜歡的事物是哪個。如果學生說最喜歡的是花朵,那么教師便可以點擊花朵,以花朵圖案為基礎展現出各種不同的顏色,來引導學生對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等各種顏色的分辨。通過交互式白板來進行顏色教學,一來是教師對于顏色的切換更為便捷,講起課來更為高效。二來是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師與幼兒間的溝通也會更加有效[4]。
在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學的融合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平板電腦,來提高幼兒園游戲的內涵。在幼兒園教學當中,一直強調游戲教學的重要性,但是這里的游戲并非我們平時日常的游戲,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有教育意義的游戲,切記不能為了游戲而游戲。因此,教師便可以通過平板電腦來加深游戲的內涵,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還能夠掌握知識,學習技能。例如,在進行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游戲時,教師便可以對學生們進行分組,然后分發平板電腦。再將“垃圾分類”這一游戲內容展現在平板電腦上。幼兒們在教師講解后,正確地將不同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等分類扔進垃圾桶里。在過程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們在投擲垃圾前進行討論,最后做出正確選擇。這樣一來,即能夠讓學生們感受到游戲的快樂性,也能夠使學生們更好地建立起環保意識,學習環保知識[5]。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有著諸多優勢,而在具體實施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多媒體教學,創設角色扮演情境、挖掘交互式白板價值,增強師生互動性、利用平板電腦,提高幼兒園游戲內涵等方式來達到教學目的。使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學更好地做到有機融合,同時也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更好地學習知識。